合肥一门卫合同到期离职 写感谢信谢“东家”

19.03.2014  19:41

拾金不昧,扶危济困,写感谢信,可是离职呢?

昨日,东航安徽分公司一位门卫用一封手书的离职“感谢信”,颠覆了我们的思维。七年门卫生涯,王金玉的岗位是那么容易被忽视,而他却在离开前,向领导和同事祝福告别。

感谢信说“平凡岗位上享受到温暖

昨日,一封粉红色的离职“感谢信”,贴在了骆岗东航安徽分公司办公大楼的墙上。一位员工将这封“感谢信”翻拍转发在微信中,旋即在公司内部引发震动。

手书这封感谢信的“主人公”,是在东航安徽分公司传达室看了七年大门的王金玉。昨日,是王金玉合同到期的时间,临别时分,这个一米八的大高个给同事们留下了一段充满感恩的“告白”。

王金玉写道:“不论是过去,还是如今,七年来,我一直都在办公楼从事门卫工作。七年时间,虽说不是太长,却给我留下许多难忘人生回忆……今天(2014年3月18日)是我合同到期,需要离开门卫工作的日子,感谢各位领导和大家多年来给予我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指导、帮助与关爱,让我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享受到来自东航的温暖与美丽!

临别时分,王金玉更不忘祝福公司“飞得更高更远”。

门卫“工作认真负责,为人热情

王金玉的临别“感谢信”,昨日触动了东航安徽分公司的老员工们。发微信的员工感慨,“一大早,看到王师傅给大家的辞职信,意料之外。其实这个信息昨天就在同事中传开了,大家都有惜别之感啊!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这是个以人为先的典型案例,一个谁都可以忽视的岗位,收获一个谁都留恋点赞的背影!

公司女工主任丁鲜梅回忆说,平时虽然与王金玉师傅交往不多,但每每从传达室路过都能看到这个一米八的大高个,埋头整理各种书报、杂志、包裹的身影,“他工作很认真负责,为人也热情。

很多人都在问这么好的门卫为啥突然不干了。”据一位员工透露,他们也专门向物业公司打听了,只听说王师傅家里有事。物业公司也有挽留,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离开。

合同工发离职信“实在动人心怀

今天上午,本报记者多方打听,希望能够电话连线到这位“温情”的东航老门卫。可惜的是,据物业公司称,由于王师傅已经离职了,以前配发的物业手机号也已停用,目前公司也联系不到他本人。

应该是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以个人名义发离职感谢信的。”东航内部一位管理人员感慨,王金玉不是正式员工,却对这个岗位有如此的眷恋,以个人形式给单位写感谢信,“实在动人心怀”。

专家点评

安徽大学社会学王云飞副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的管理体制是自上而下的,因此他们的分配机制也有可能是不均等的,这样怀有感恩之心的人便在少数。如果工作单位整体的管理机制能够符合一定的政策和法规,为员工提供更加到位的保障,那么就会提升整个公司感恩的氛围,滋生员工的感恩之心。例如东航可能在对待员工方面不仅履行了一定的法律规定,给予员工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同时对员工更加关怀,这样就产生了这封感谢信。

年轻人看感谢信

感谢信”也触动了一批爱跳槽的80后员工。

郦先生就觉得,自己的工作仅仅是自己的一个跳板,未来等到自己攒够了钱,他就准备辞职,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等到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工作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实现梦想的途径,而这条途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对他们来说,工作有的是,什么时间都可选择。

但在中学教语文的小陈却不认同。小陈是2009年毕业考进老家的一所初中任教语文老师。她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她觉得自己当初之所以要考教师,就是因为看重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稳定性。小陈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永远保持童心。

老辈人看感谢信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就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工作挺好,那时候公务员的收入还算比较高,所以他就没有想要换工作的想法,就这样干一份工作就干了大半辈子。只要是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条件的工作,人们是不会轻易地辞职或者跳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