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张卫斌:抖掉爬在高考旗袍上的虱子

15.09.2014  11:08

  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9月15日京华时报)

  记者举例说,来自河北贫困山区涞源县马庄乡范台村的刘怡敏,日前成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一新生。刘怡敏高考前参与并通过清华重点选拔农村学生的“自强计划”,获得50分加分而被录取。

  为解决“寒门难出贵子”、名牌高校农村生源比例持续下降等问题,重点高校实施的“贫困专项计划”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走样”,导致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基层官员子女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显然使“贫困专项计划”变了味。

  现行的高考加分制度一直受到诟病,主要原因在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弹性较大,执行过程中有着令人遐想的模糊空间。以今年5月部分城市高考增加“品德加分”为例,因缺乏客观标准受到广泛质疑:“品德加分”的依据是什么?谁来认定“品德加分”?缺乏专业认定程序和科学体系的“德育加分”,能不滋生腐败吗?名牌院校为解决“寒门难出贵子”而实施的“贫困专项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被一些官员钻空子,也是一个腐败标本。

  高考所设置的考试科目,大都是学生智力的比拼。而特招、体优生加分、品德加分,让原本是智力比拼的高考附着了很多人为因素。事实上,有钱能办证,有权能加分,让高考变成了“拼爹”。

  高考是现阶段平民子弟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现行的各种加分制度,有些看起来有理,但都存在执行过程中人为操控因素,让本来纯粹的高考变,成了一袭“爬满虱子的旗袍”,让教育公平、高考公平大打折扣。

  让高考回归公平,现阶段别无选择,最有效的就是斩断伸向高考的“特权黑手”。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主动作为,不能坐视不管。日前,《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公布,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今年首先从上海和浙江两地展开。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全面铺开之前,当务之急是要抖落那些爬在高考“旗袍”上的“虱子”,使高考更科学、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