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大党执政联盟因贪腐丑闻不断丧失政权

29.05.2014  10:29

印度:“一次关于腐败的全民公决

核心阅读: 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结果5月16日揭晓,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成为30年来第一个拥有议会下院绝对多数席位的政党,将负责组建下届联邦政府;而执政党国民大会党遭遇连续10年执政以来最惨重的失败,总理曼莫汉·辛格次日向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递交了辞呈。

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国大党只有13年没有成为执政党。本届执政联盟政府任内曾接连曝光腐败丑闻,突显执政不力以及拖累经济发展,导致印度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按照媒体的说法,今年的印度议会下院选举堪称是“一次关于腐败的全民公决”。

在印度安德拉邦港口城市维沙卡帕特南,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的支持者参加游行庆祝该党大选获胜。同时,这也意味着国大党失去执政地位。新华社发

在4月7日至5月12日的印度议会下院选举中,除两席由总统任命,其余543个议席中有282席为印度人民党所赢得;而老牌执政党国大党仅获44席,比上届少了162席。

在不少政治分析师看来,这一结果显示印度民众对国大党过去10年间执政表现普遍持不满态度,相当于给国大党的施政成绩评了一个大大的“不及格”。

在选举结果尚未公布时,国大党已经嗅出不妙。国大党发言人沙基勒·艾哈迈德曾告诉外媒记者:“我们将谦卑地接受民众的裁决。计票进展显示,形势显然对我方不利。当前趋势表明,全国民众已经决定要投我们的反对票。

5月16日计票结果尚未公布时,印度总理辛格已承认落败,给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纳伦德拉·莫迪打电话表示祝贺。

选情调查显示,大多数穷人以及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贱民”种姓人群把票投给了打着“反腐”竞选旗号的印度人民党。甚至在国大党的“传统票仓”,例如北方邦,社会底层人士不再投票支持国大党,而是一边倒地投向印度人民党。在比哈尔邦,穷人阶层不但否决了国大党,也毫不留情地抛弃了与国大党施政方案相似的联合人民党。

不仅穷人如此,印度中产阶级、富人以及公司企业都对腐败猖獗、办事低效的国大党政府失去了信任。除西孟加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印度各地几乎全面抛弃了国大党,一些东部贫困地区甚至是有史以来头一次投票支持印度人民党。

国大党的支持率跌至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的历史新低,并非缘于竞选策略失误。事实上,本次竞选过程中,国大党不遗余力地在电视上打广告、宣传“谋求经济发展、促进民众权利”等竞选口号,只是广大选民不再相信这些话。

印度独立议员拉吉夫·钱德拉塞卡尔犀利地指出,如果国大党在过去10年间有效打击贪腐,提高行政效率,推动经济发展,那么广大民众必定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各种“甜头”,即便没有狂轰滥炸式的竞选宣传,也不会忽视政府所做的一切。

长期腐败令民众心寒

一些观察组织注意到,腐败已经侵入印度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令民众深受其苦。在1977年和1989年大选中,选民投票的很大一部分考虑因素就是看哪个政党能够更有效地打击贪腐。

总部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非政府组织“媒体研究中心”曾在2012年下半年对10座城市的穷人阶层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印度社会底层人群在获取7项基本生活服务时,即水、电、医疗、住房、警察、市政服务和公共补贴,都要因官员或办事员腐败而遭受盘剥。例如,在103户受访家庭中,65%承认曾向警察塞“红包”。

印度6亿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3亿人至今用不上电,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福利救济。为此,印度国大党政府设立了“食品补贴项目”和“乡村就业项目”,每年分别耗资50亿美元,受惠人数分别为6亿人口、1亿人口。鉴于印度这几年经济增速低于5%,这两个补贴项目可谓巨大的财政负担。然而粗略估计,这两个项目资金中高达50%落入贪官腰包,激起民众不满。

本届政府任内曾接连曝光电信诈骗案、英联邦运动会腐败案、煤炭门丑闻、高官亲属“卖官”等多起贪腐丑闻,令国大党形象日益恶劣。

2007年至2008年间,时任信息技术和通信部长安迪穆图·拉贾以低价向多家电信运营商发放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通信执照和军民两用通信执照,致使印度政府蒙受390亿美元财政收入损失,被称为印度独立后出现的“最大骗局”。

印度2010年举办第19届英联邦运动会,耗资60亿美元,却不断曝光场馆建设一再拖延、安全许可证系伪造、多种物品高价采购、组委会收回扣等丑闻,最后导致多名官员落马。

印度审计部门2012年调查发现,印度地方政府自2004年7月起不经过招标竞争、向一些私人企业贱卖煤矿,给国库构成大约330亿美元损失,即煤炭门丑闻。

2013年,印度铁道部长帕万·库马尔·班萨尔的侄子被曝光收受铁道部职员1亿卢比(约合192万美元)贿赂,许诺为那名职员谋求更高职位。受侄子“卖官”丑闻影响,班萨尔被迫于当年5月辞去铁道部长一职。

路透社统计显示,印度联邦和地方层面竟有高达30%的议员面临刑事指控,其中多有强奸、谋杀和绑架等重罪指控。因此,路透社早在2013年10月便预测,国大党很可能会在今年5月议会下院选举中遭选民“否决”。

严重低估反腐重要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是印度民众的切身利益因腐败受损,社会各阶层近年来空前关注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国大党却以为“腐败”不过是反对派人士及媒体的炒作话题,浑然不觉腐败严重伤害了民众利益、阻碍了经济发展,以至于大大低估了反腐的重要性。

竞选过程中,国大党宣称今后要提高“食品补贴项目”和“乡村就业项目”的办事效率,却对这两个项目中高达50%的资金落入贪官污吏腰包这个现实予以回避。

相比之下,印度人民党却紧扣民众最关心的两件事,即反腐和发展经济,向选民抛出一系列“诱人”的竞选承诺:追查流向海外的“黑钱”、利用电脑联网系统提高公共补贴项目的透明度、彻底改革司法体系、把划拨资金的权力下放到乡村一级……

另外,选举期间还曝光选民“有吃有喝有钱拿”的丑闻,进一步令民众对国大党政府感到灰心。印度选举委员会4月7日说,从3月5日公布选举日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查获用于违法拉票的270万升酒和折合3250万美元的现金。

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印度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继续恶化,印度人民党所抛出的一系列竞选承诺并不容易实现。然而,对印度选民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两个选项中择定一个:一个是不把腐败当回事的国大党,另一个是至少已经察觉到反腐重要性的印度人民党。

按照印度独立议员钱德拉塞卡尔的说法,国大党在本次选举中惨败,恰好给其他那些处于类似思维中的政党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不可忽视民众心声,更不可低估反腐的重要性。

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5月21日证实,一名中国工程师在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遭武装分子枪杀。

5月20日,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指示内政部和相关机构迅速协调,尽快救出当天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独自骑车旅行时遭塔利班人员绑架的一名中国游客。塔利班高层指挥官阿卜杜拉·巴哈尔要求巴政府释放在押的塔利班人员,以交换人质。

近年来,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日益频繁,海外涉华人员安全事件呈现高发态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许利平等专家认为,排除当地政局和自然灾害等因素,近年来海外涉华人员受侵害案件增多主要有几大原因:

所在国社会治安混乱,政府官员及执法人员腐败

中国外交部从2006年至2012年发布的安全预警信息显示,因治安问题发布的预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3个国家是尼日利亚、南非和安哥拉。

到了年底,中国人更是一些国家不法分子,乃至政府人员眼中的“肥肉”,敲诈事件更为频繁。

在菲律宾,年底抓扣小商品市场里的中国商人已被视作当地“传统”,执法人员经常以查核居民身份为由抓扣商人,待对方交钱后放人。而一些中国公民往往抱有“花钱消灾”的心理,习惯找当地官员花钱“摆平”或直接花钱“买平安”,给对方可乘之机,形成恶性循环。

法律维权意识淡、处事方式存在差异

中国公民在海外受侵害后,通过法律维权或寻求领事保护的人并不多。由于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又存在花钱消灾的心理,一些人很少想到寻求使馆帮助。

一些在海外经商的华人坦言,他们早就养成在外低调做人的习惯,自己遵纪守法,再想办法与当地政府官员保持良好关系,真出了问题,就找人花钱摆平。

另外,一些中国公民到了海外往往大手笔买车、买房,体现“露富”心态,导致当地民众心理失衡,产生妒忌。无论是定居海外的华人,还是中国旅游团,都以现金多而著称,也容易成为犯罪集团的目标。不少华人做生意喜欢用现金交易,年底还大笔往国内汇款,更让不法分子有了觊觎之心。一旦遭遇侵害,一些人又往往忍气吞声,不愿诉诸法律,更让歹徒喜欢抢劫华人。

自身违法违规,漠视别国文化传统,易遭排斥和报复

一些海外归国人员说,不少海外华人习惯“熟人文化”,不尊重他国法律,一些国外的华人社区甚至出现赌场和地下组织。一些华人还依靠同乡和熟人违规拆借资金,利用游离于驻在国金融体系外的循环融资,种种做法违反当地法律,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长三角地区一名经营境外业务的商人反映,一些中国人在国外公共场所不排队,行车不按规矩,出游不讲文明,甚至清晨开大功率音响跳广场舞等,引发当地居民敌对情绪。

此外,一些海外中国企业或个人为绕开严格的审批手续,雇佣偷渡客,或持旅游签证务工。一旦所在国采取司法行动,这些不合法的境外居留手续将“授人以柄”。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海外涉华人员受侵害的领事保护案件目前年均3万多起。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海外投资不断加大、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海外涉华人员和机构的安全形势应引起高度关注,预计今后10年形势将更加严峻。(杨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