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崖听雪:不动产登记 真的剑指腐败?

02.03.2015  11:17

  今日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房屋建筑所有权等十类不动产将进行统一登记,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也将正式启用,青岛等部分地区将率先颁发新证。(3月1日中新网)

  被网友称为“反腐第一利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包括集体土地在内的十类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标志着“多头登记”时代的终结。国土部表示,在2015年会有更多的地区完成整合,在年底实现全国全面颁发新的证书。这场期望已久的改革,它真的剑指腐败么?

  其实,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是为了保护私人财产,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保障交易过程中信息公开和安全,它更多的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市场活力不断增强,进行不动产登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反腐更多的是一项派生功能。

  虽然反腐并不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主要目的,但其为反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为相关监察部门提供便利。以前房产市场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主要的原因就是操作隐蔽,难以取证,实行不动产登记后,将腐败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视野下,让腐败无处遁形。

  不动产统一登记才刚刚实行,它的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在确定的青岛、重庆长寿区等15个不动产统一登记窗口建设联系点中,只有青岛等部分联系点会率先启用新的登记薄证。因此,这项措施能不能为交易提供高效、便利、安全,能不能有效遏制腐败,有效打击偷税漏税,仍然需要公众的监督。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反腐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没有哪一项措施能一劳永逸,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不断的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真正实现廉政。相关监察部门应利用好不动产登记这项措施,提高自身的监察职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