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灭螺人:常年和血吸虫打交道 没病也得吃药

09.04.2015  22:34

江西省进贤县三里乡丰富村大洲尾的草洲上,血防办的工作人员正在喷洒药物灭螺。

人民网南昌4月9日电(时雨)“突、突、突、突……”一阵阵柴油机发动的声音回荡在江西省进贤县三里乡丰富村大洲尾的草洲上空,广袤的“大草原”上几个身影在草丛中忙碌——江西省进贤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撒药灭钉螺。每年的这个时节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尽管该县已经三年未发现血吸虫病例,但他们依旧不敢懈怠,“事关湖区百姓的生命安全,钉螺一日不消失,我们一日就不能消停。”该县血防站副站长胡卓辉说。

春天万物复苏,从高处向大洲尾的草洲望去,满眼绿色,蓝天白云下,鄱阳湖的支流在草洲间蜿蜒开去,一条条渔船停歇在岸边,水肥草盛,这样的景象对于城里人来讲绝对是踏青的好去处,然而对于血防站的灭螺人来说却“暗藏杀机”。

江西进贤县地处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湖区,也正是因为这方肥沃的水土滋生了令湖区群众闻之色变的钉螺。“血吸虫寄生在钉螺内,遇水后‘出壳’,只要有人沾上带水的叶子,血吸虫在数秒内就能钻进皮肤。”胡卓辉介绍,血吸虫用肉眼看不到,钻进人的皮肤后进入血管,再进入肝脏等器官后产卵繁殖,感染血吸虫病,若不及时治疗性命堪忧。

胡卓辉介绍,血吸虫病在进贤流行至少有160余年历史。解放初期,血吸虫病猖獗流行,泛滥成灾,给疫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全县有48个村庄严重破坏,11个村庄完全被毁,全家灭绝的有607户。“鉴于这种情况,1956年进贤县成立了血防站,在近60年间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治血吸虫病和灭螺!”胡卓辉说,解放初期,人感染血吸虫病的概率高达23%-25%,80年代,专治血吸虫病的药物“吡喹酮”问世,病人明显下降,最近3年间,进贤县未再出现血吸虫病病例,不过灭螺工作不能放松,因为只有灭了钉螺,才能真正阻断血吸虫病。

2日一大早,血防站的工作人员和幸福村的村民早早来到湖边,柴油机、灭螺剂搬上木船,小船启动,向深处的草洲开去。十来分钟后,靠岸,一拨人搬机器、调药剂、灌药,一气呵成,另一拨人接管子,向草洲深处前行。

春日暖阳、微风拂面,眼前碧绿的芦苇飘荡,脚下踩着齐膝高的“绿毯”,这一切看起来让人无比惬意。“你看,这就是钉螺!”一名戴着手套的工作人员拨开绿草,用镊子从草根处镊出一个钉螺,“别看它只比芝麻粒儿大,厉害得很,把我们湖区群众祸害的好苦!”这名工作人员将钉螺装进样本带,继续拨开草丛寻找钉螺。

柴油机“突、突、突”响起,草洲深处的工作人员端着水枪、黄色的药剂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向草地喷洒开去。“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工作枯燥简单?”正在撒药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很多人羡慕他们能在“江南大草原”工作,其实个中危险和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全县有钉螺的草洲达7万多亩。上半年灭螺的最佳时节是4月、5月和6月份,下半年是9月、10月和11月份,也就是说,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我们都在草洲上度过。”工作人员说,每次进入草洲必须穿高筒雨鞋,查螺还要戴防护手套,做好自我保护措施。除此之外,血防站的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两次,查看是否感染血吸虫病,即便没有感染,也需服用相关服药进行预防,“我们属于没病也得吃药的群体。”一句玩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随着时代的发展,灭螺也越来越科学。”胡卓辉介绍,血防办成立初期的灭螺方法是把草皮连根翻起,让钉螺暴露在阳光下晒死,冬天的时候在草洲上放把火,烧死钉螺。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现在不光可以撒药灭螺,还可以通过“挖沟滤水”的方法进行灭螺,这种方法既能灭螺,又能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环境。2005年,进贤县被国务院血防办选定为血防工作联系点;2006年5月,全国血防会议代表到进贤三里乡现场考察,对血防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进贤县的“血防经验”也因此在全国推广。

血防灭螺的道路任重道远。”站在“大草原”上,胡卓辉说,江西仍有39个县市流行血吸虫病,进贤县是其中之一,希望有钉螺的草洲越来越少,血吸虫病能彻底阻断,把这块肥美的草洲“”给湖区群众,“那样我们的心愿也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