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山厅长出席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启动仪式

13.03.2015  00:03

启动仪式现场

胡振鹏会长做讲话

孙晓山厅长讲话

罗小云副厅长主持启动仪式

      8月1日,江西省水利厅和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主持召开“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罗小云副厅长主持。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胡振鹏,水利厅孙晓山厅长出席启动仪式。厅办公室、计财处、外科处、省防办、水资源处、省水文局、省设计院、省水科院、省水保院和鄱阳湖水文局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专家共同观看了由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2014年拍摄的“鄱阳湖长江江豚纪录短片”,听取了省水科院对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工作计划、现状和进展的汇报。

      在听取汇报后,胡振鹏会长首先对水利系统启动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工作表示可喜可贺。此项工作的启动也标志着省水科院从过去单纯研究传统水利领域扩展到水生态领域,这是省水科院科研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胡会长指出要充分认识研究保护长江江豚的复杂性。这项研究的复杂性主要在于我们对江豚的习性还了解不多,且观测困难。胡会长对长江江豚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阐述了五点原因。一是由于捕捞过度,长江江豚的食物来源急剧减少;二是人类活动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要重点观测现有水利工程对江豚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江豚影响的底线;三是水质变差使长江江豚受伤后易发病死亡;四是来自伤害,最大的伤害来源于捕鱼的定置网。五是受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的影响,致使部分江豚在水洼中搁浅死亡。

      胡振鹏会长对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研究下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摸清楚保护和研究长江江豚的关键问题。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深入,由定性到定量,尽最大努力解决观测等问题。二是要开门做研究。要整合水利系统有志于研究长江江豚的科研人员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同时要加强与中科院和省农业厅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已有江豚保护基地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要加强保护长江江豚的宣传工作。除了进行江豚的保护研究,还要承担起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保护江豚的知识,使“保护江豚人人有责”深入人心。

      孙晓山厅长在总结讲话中用三个“为什么”对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研究进行了阐述。

      为什么开展鄱阳湖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孙厅长指出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重点围绕“两点一线”开展工作:两点是白鹤和江豚,一线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为什么研究江豚,首先它是活化石,是水中大熊猫,它们拥有天使般的微笑,是长江的守护使者;二是它稀少,濒临灭绝。目前,长江全流域江豚数量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三是区域独特性,鄱阳湖有长江江豚,我们更有条件去研究,我们不去保护鄱阳湖中的江豚,谁去保护?

      为什么水利系统要开展江豚保护研究工作?孙厅长强调,首先从水利科技发展来说,水利科技不能单纯研究水利工程,要在水工程、水资源、水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推进水生态研究。要深入研究鄱阳湖复杂的水生态系统。二、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来说,水安全问题已经拉响了水危机的警报,使水利人要肩负起研究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历史责任。第三,我们有基础。江西水利系统有三大科研基地,三大基地都在鄱阳湖,这为我们开展鄱阳湖江豚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我们还有人才,我们系统内有水生态研究的高层次科研人才,更有老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战略战术上给予指导。我们水利系统开展鄱阳湖江豚保护研究,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来做好江西水利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为什么要搞启动仪式?孙厅长强调一是起到宣传作用,要宣传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长江江豚,目的是永远留住江豚的微笑。二是拓宽思路解决研究经费问题。除向各级政府争取相关的科研经费外,要拓宽思路让全社会来关心和支持这一公益性事业,争取全社会和国际友人的支持。三是做好人才和技术的整合。我们开展鄱阳湖江豚的保护与研究,水利系统内要整合,省内要整合,还要与国内相关的研究机构合作,吸引全世界的专家学者来研究鄱阳湖长江江豚。要开放做研究,开放做课题,共同为江西水利科技事业发展,共同为“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贡献力量。孙厅长希望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每两年办一次白鹤论坛,每两年办一次江豚论坛,吸引全国、全世界的专家学者来研究鄱阳湖,保护鄱阳湖。

      罗小云副厅长最后总结指出,通过胡振鹏会长和孙厅长的讲解,使我们对江豚保护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让我们共同努力,永远留住江豚甜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