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上的长沙到底有没有“青阳”之称?

17.10.2014  14:34


长沙王陵公园。此处是吴芮“长沙国”贵族的陵园。资料图片


西汉政区及吴氏长沙国、轪侯封地示意图。资料图片


古新阳县遗址及黄材一带地理图。喻立新提供


光绪23年新化三味书室据长沙王氏本重刊《水经注》。资料图片

  本版撰文/记者范亚湘

  “长沙历史上的第一·长沙鳖的故事”刊出后,有学者致电本报,称长沙古有“青阳”一说。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花费了大量时间,采访了有关地方史研究专家,试图解开这个至今仍在困惑着史学界的谜团

  A青阳是否指长沙,至今还是一片疑云

  “长沙”一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里“长沙鳖”,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至战国时期,长沙作为楚国的重要粮仓,就有点名气了。但到了后来,长沙突然冒出一个别名:青阳,这为长沙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1000多年来,关于长沙到底有否青阳之称,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据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地方史研究专家喻立新考证,青阳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荆王献青阳以西”一语,系战国末期楚国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地方。南朝宋裴驷集解《史记》时,在该语下加了一个案语:“《汉书·邹阳传》:‘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张晏曰:‘青阳,地名。’苏林曰:‘青阳,长沙县是也。’”

  邹阳是西汉人,他说“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可知其时青阳与长沙显为两地,且具相应意义。《汉书》作者班固是东汉前期人,其引用邹阳之言而不作任何解释,故青阳应还为世人所知。然而,汉末魏初,青阳已不为世人所知,否则,时人苏林就不必解释“青阳,长沙县是也”,三国魏人张晏也不必说明“青阳,地名”。自此以后,青阳被历史尘埃所掩蔽。

  北宋期间,人们认为青阳系今安徽省青阳县。北宋《太平寰宇记》曰:“潭州(今长沙),始皇本纪‘荆王献青阳以西’,即此。”北宋《舆地广记》亦曰:“长沙,古青阳地。秦始皇时,荆王所献是“青阳以西”,那么青阳当在长沙之东。北宋时期长沙之东确实存在一个青阳县,即今安徽省青阳县。北宋刘奉世《汉书刊误》,对“越水长沙,还舟青阳”进行了如下“刊误”:“越水长沙者,(邹)阳盖谬言,越先以水军攻长沙,后还舟侵吴也。”语中意指青阳为吴地,当然指的就是今安徽省青阳县。时人应大多是这样认为的,否则刘奉世不会只称“吴(地)”,而不作任何说明。

  唐代杜佑《通典·州郡十三》亦曰:“长沙,古青阳地。秦始皇时,荆王献青阳以西,即此也。”不过,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今安徽省青阳县始置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这足以说明此“青阳”非彼“青阳”。

  南宋以后,人们认为今长沙就是青阳。南宋人罗泌最早明确提出此观点,其《路史》曰:“青阳,今潭之长沙,昔荆献青阳以西于秦者。”意思是说,青阳是今潭州的长沙,是昔日荆王献青阳以西于秦的青阳。因前有三国时期之人苏林注《汉书》之“青阳,长沙县是也”一语,后有罗泌的观点,后世学者遂多以今长沙为青阳。此说影响很大,甚至现在流行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仍在采信。

  《史记集解》:“苏林曰:青阳,长沙县是也。”以后各时代“青阳即为长沙”的所有文献均由此而派生。但《史记集解》所引的《汉书·邹阳传》在《汉书》原文“越水长沙,还舟青阳”的注中,除张晏曰:“青阳,地名”外,还有刘世奉曰:“青地,吴地。”并无苏林曰:“青阳,长沙县是也”一启。苏林的这句话应是裴驷集解史记时增加的,而裴驷转述的这句话来源于何处,现已无从查考了,然而,也就是这句话,使后代沿相袭用,几乎给长沙制造了一个沉冤千古的错案。

  B青阳与今日之长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清代嘉庆年间续修的《长沙县志》曰:“按《始皇本纪》……无‘越水长沙,还舟青阳’之文,长沙、青阳是两地,似难强而为一。即苏林注必传袭之误。盖长沙县名自隋始,苏林之时尚未改临湘之名也。”喻立新以为,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认为今长沙青阳已经成为当时主流的观点,二是对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可惜的是,这个质疑近200年一直未引起史学界的重视。

  该志接着说“《水经注》之说皆无稽,今不取”,可见当时许多人认为郦道元是支持“今长沙是楚汉之青阳”观点的。这却是一个误解。《水经注》曰:“(湘水)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湘水,滨临川侧,故即名焉。王莽改号抚睦(原文陆,误),故楚南境之地也。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秦始皇二十六年令曰:荆王献青阳以西。《汉书·邹阳传》曰: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张晏曰:青阳,地名也。苏林曰:青阳,长沙县也。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此段话首先叙述了湘水流经临湘县的情况、临湘之名的来历和变化。

  郦道元之时,临湘县即今长沙,也是当时长沙郡的郡治,所以接着介绍长沙郡的来历;最后介绍临湘城的来历。其中关于“长沙郡”记载,郦道元介绍了长沙郡的来历:“秦灭楚,立长沙郡”,并指出秦代长沙郡治在青阳。喻立新认为,郦氏并不清楚青阳究竟在哪里,于是只好罗列此前文献中关于青阳的记载。最后指出临湘城“即芮筑也”。郦道元既然知道临湘城是西汉时期吴芮所筑,那么他不可能认为秦代长沙郡治——青阳是临湘(今长沙)。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地方史研究专家何光岳撰文认为《长沙古无“青阳”之称》。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讨论。这次讨论后,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认为“青阳”与今日之长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当今学者对楚汉青阳位置众说纷纭。何光岳认为是安徽省青阳县;史学家卞鸿翔认为青阳在湖北监利县东,长江北岸,即《水经注》所说“清阳口”;史学家李行之认为在长沙以北现湘阴县的青州、营田一带,该观点实际源于清末民初学者王万澍对楚汉青阳位置的推测;史学家周宏伟认为青阳指(西汉)长沙郡(国)青阳县,其治地位于今湖南湘阴北境湘江西岸洞庭湖中的青山岛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是这样提及青阳的:“秦王初定天下,令丞相、御史曰:‘……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可见楚王“献青阳以西”虽未落实,但与秦国是有约的。那么,青阳与“青阳以西”之间应有既可作地理分界又可作天然屏障的大山或大河等,以利于楚国“献青阳以西”后,仍可保卫楚地的青阳。否则,楚地青阳岂不又是强秦盘中之餐?楚王断不会如此愚蠢!

  如此说来,何、卞、李三人关于青阳位置的观点均难令人信服,因为三地之西如割予秦国后均无险可守。而按周宏伟的观点,楚王献青阳给秦国后,秦、楚以湘江为界,似乎合理。但该观点将青阳也一同献予秦国,与“荆王献青阳以西”不合。

  C秦代没有长沙郡,青阳是秦代洞庭郡治所

  青阳不是长沙,也不是现在的安徽,青阳位置之谜一直尚未揭开。

  梳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青阳的记载,可发现青阳闻名于战国秦汉时期,与长沙关系密切。

  《水经注·湘水》“秦灭楚,立长沙郡”,说的是:(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亡楚国后,设立了长沙郡。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但司马迁并未将三十六郡的名称一一列出,致使后人众说纷纭。到20世纪40年代,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著的《秦郡新考》与《秦郡界址考》,不但确定了三十六郡的名称,还推测出秦代有四十六郡,并指出了各郡的范围,据此绘制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时期图》。在秦时期图中,湖南之地基本属长沙和黔中两郡,其中长沙郡包含了今长沙地区。

  然而,2002年湘西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中有“洞庭”与“苍梧”之名,专家分析系秦代两郡。这既不见于传世文献,也为历来考证秦郡学者所不知,动摇了已成定论的秦郡体系。有学者发现,洞庭、苍梧两郡实际始建于战国时期,系楚国所设。《战国策·楚策一》载:“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曰:‘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史记》也有如此记载。又《战国策·秦策一》称:“张仪说秦王……秦与荆人战,取洞庭、五渚、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说明战国时期楚国确实存在洞庭、苍梧两郡。

  喻立新说,楚国设立洞庭、苍梧两郡是在战国中期。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吴起相悼王”之时,即约公元前388年至382年期间。“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说明楚国占领了“蛮越之地”,设置了洞庭郡和苍梧郡。

  楚国设立的洞庭郡应在今洞庭湖边,其范围大致包括湘江下游和整个资水流域。许多专家根据里耶秦简分析,认为秦代并没有长沙郡。专家考证,长沙正式成为县之上的政区名称,是在汉高祖五年徙封吴芮为长沙王的时候。《史记·高祖本纪》“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即今长沙)”,至此才有长沙国的设置。此前,《史记·高祖本纪》虽有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的话,但并不能据之以为汉元年就有长沙郡的证明。司马迁是西汉中期人,以后面的地名说前面的事情,不足为怪。除此之外,并无传世文献证明秦代有长沙郡之建置。直到班固著《汉书》,才在《地理志》“长沙国”下注:“秦郡,帝高祖五年为国”,于是后世误认为秦代有长沙郡。

  里耶秦简中有“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一句,可知秦代洞庭郡的邻郡有巴郡、南郡与苍梧郡。据此分析,秦国灭楚国后,楚洞庭郡就落入了秦国版图,并将周边地域扩充后沿用了洞庭郡。同时,这也可以顺带解决今邵阳市洞口县的来历,显然,现在的洞口就是当时洞庭郡西南边的一个口岸,而非洞庭湖的湖口。

  秦洞庭郡治应承接于楚洞庭郡治,也就是说,战国时期楚洞庭郡治,应也在青阳。同时,西汉时期湖湘地区的政治中心肯定已不在青阳,而在长沙。但专家考证,西汉长沙郡(国)治下有一个青阳县。秦汉迄晋,长沙未曾作为县名,故《史记集解》引文今作“青阳,长沙县是也”,明显不通,“”字应为后人篡入;《水经注》引文称青阳为“长沙县”,即“长沙”郡(国)内一个县,则较为合理。

  《水经注》指出了青阳是秦代长沙郡治所在地,“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但秦代没有长沙郡,今长沙之地归属洞庭郡。喻立新推断,后来,长沙取代了青阳成为湖湘地区的政治中心后,西汉王朝应在青阳设立了一个青阳县。

  D青阳在离长沙不远的宁乡县横市镇?

  那么,青阳究竟在哪里?

  “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可见长沙与青阳水路相联,当知青阳与长沙相距不太远。从上述情况分析,联系到长沙地区商周时期的历史,喻立新通过研究推测,青阳应在今宁乡县城西四十多公里的湘江下游支流——沩水上游的黄材一带(含横市)。

  一是黄材一带至今留有许多关于“青阳”的历史痕迹。民国《宁乡县志》记载:宁乡古有“青羊山”,又称“青阳山”。《元丰九域志》记载:“宁乡……有大沩山、青阳山、沩水。”三国时(257年),孙吴析益阳县南部之地置新阳县(今宁乡县),治所在今横市镇。为什么叫“新阳县”?新阳即为新的“青阳”。西汉青阳县应就在此一带。

  二是黄材周边许多地名的来历显示此地曾是洞庭郡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长沙,楚之粟也”。相传楚国在距横市不到10公里的一个盆地建立了粮食储备基地,粮食可通过流经这个盆地的一条河在横市进入沩水运往楚国的心腹地带,现在这个盆地就叫老粮仓,流经老粮仓直通楚国心腹地带的那条河叫楚江。老粮仓地理位置偏僻,楚国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粮食储备基地,是因为楚洞庭郡的郡治在黄材一带,便于保护。

  三是黄材一带发现了许多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重要遗迹。本世纪初在炭河里遗址墓葬发掘区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墓;2009年在沩水中游离黄材不到20公里的大成桥镇发现了战国中晚期贵族古墓群。特别是2006年在与黄材相邻的横市镇茅粟砖厂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型战国至西汉时期古墓群。1996年在今黄材镇滩山村金塘组发现了一件商代提梁卣,之前当地村民曾在此挖掘出铜戈、斧等残片。滩山周边历史传说很多,名胜古迹不少,山下曾经有一个古城市。

  “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千百年来无人对此作出过合理解释。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还舟”之含义,张晏注之曰“聚舟船也”,实在令人费解。查《古汉语常用字典》,“”(读xuán),可作动词用,有“旋转;掉转”之意。因此,“还舟”应为“掉转船头”,“越水长沙,还舟青阳”的意思是南越人沿湘水而下攻克长沙后,掉转船头沿沩水而上占领青阳(今黄材一带)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从而窥视长江下游的吴国。

  不过,喻立新也坦陈,青阳在宁乡黄材一带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还须经过能否给予与青阳有关史料以合理解释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