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城一市民历时几个月写成纪实性革命题材小说

19.12.2013  20:52

我有责任记录那段岁月

赣州一市民历时几个月写成纪实性革命题材小说

    12月3日,赣州市民刘贤翰把作品《青山作证》《龙凤床的传说》《山村剿匪记》展示给记者。其中《青山作证》刚完稿,手稿上小楷字迹工整,没有涂改,几乎像雕版印刷稿一样。刘贤翰说,《青山作证》来源于他在赣县当知青时了解的一个真实故事,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记录下来,否则就将永久被人忘记了。

    偶然发现历史片段

    1975年,刘贤翰作为知青队带队干部,下放到赣县小坪乡下岭村。为建知青点,需拆除一幢废弃老宅。随着一扇墙的轰然倒下,哗啦啦地滚出一地的银圆。这上百个银圆勾起了当地老人对宅子主人的记忆,一段一段拼接,形成了黄姓屋主在峥嵘岁月里的革命故事。黄姓主人来自吉安井冈山下,在赣县做山货买卖,早年参加革命,当上苏维埃政府的财粮委员。红军长征前,他受游击队委派从瑞金领回半“叉口”(当地一种布袋)的银圆作活动经费。不过,黄姓屋主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英勇就义,黄姓人家被迫逃亡,不知所踪。

    刘贤翰觉得有责任把这段故事记录下来。经过构思,他把自己熟识的几个革命前辈的真实故事糅合一起,历时几个月,写成纪实性革命题材小说《青山作证》。刘贤翰心脏不太好,有一次,他写到深夜,妻子多次劝他早点休息,第二天再写。但刘贤翰当时思路清晰,就是放不下笔,第二天身体还真不舒服。

    创作过程处处严谨

    刘贤翰写作非常严谨,为查证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他翻阅大量史料。当地村民说黄姓财粮委员领回几百个银圆。刘贤翰经过反复计算,提出疑问:半“叉口”银圆约为500个,约22.5公斤。一个财粮委员有没有可能领到500个银圆?经过查阅史料,并根据当时红军攻打福建漳州缴获的钱物和“流动银行”的运作,刘贤翰觉得村民说的这个细节是可靠的。

    几位朋友看了他的初稿,对几个字词提出意见,他一时也拿不准,便特意让女儿买来《辞海》,对比各种工具书后,再确定用词是否妥当。

    3万余字的《青山作证》,经过刘贤翰三遍修改,终于拿出了成品。刘贤翰的初稿、修改稿、誊抄稿,每页都字迹工整。他还觉得不放心,又将稿子送去请党史专家把关。党史专家看了后答复说没有问题。

    刘贤翰对记者说,创作中也给他许多感悟,革命先辈们具有正确的钱财观和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后人学习,这次写作,既是完成责任,也是对自己精神的一次升华。目前,刘贤翰在把自己的经历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下来。他说,不能给后代留下更多物质财富,也要给后代留下值得念想的历史。(来源:赣州晚报 记者杨院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