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江西 与善同行(图)

13.03.2015  10:47

  核心提示

  强者的爱心让人感动,弱者的爱心让人震撼。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和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宜春好人”、“新余有爱”、“萍乡身边好人”……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爱心故事,涌现出了一批好人。“好人现象”也引发了“好人效应”,个体自发行为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自觉的道德实践,从一个好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模范的身先士卒,从一座城市的好人频出到一个社会的崇德向善,越来越多的城市把道德建设作为立市之本。在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江西人民坚守核心价值观,对温暖的道德闪光点保持永不懈怠的热情。

  嘉宾:

  卢金生 全国人大代表、丰城市蕉坑乡驻台州流动党支部书记、办事处主任

  邱新海 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常委、省纺织联合会会长、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玉雯 全国人大代表、萍乡市金海岸实业有限公司鑫海岸商务酒店总经理

  主持人: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张 雪

直播现场

  好人现象

  崇德向善 好人辈出

  主持人:自从2008年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共有420名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仅2014年就有55名好人入选,入选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宜春市共有139人入选,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国所有设区市首位。请三位代表分别介绍一下宜春、新余、萍乡的好人现象?

  卢金生:近年来,宜春好人层出不穷,自2008年以来,宜春13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人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1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1人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这其中,有面对歹徒挺身而出的“夺刀少年”柳艳兵和易政勇,冲进火海救人的平民英雄王茂华和谭良才,为救落水者而牺牲的“最美送奶工人”皮祖强等。这其中,有因喉癌晚期不能说话,写纸条安排村里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纸条书记”汤怡妹;胰腺癌晚期仍心系群众调解矛盾,“让身边的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的老支书贾克玖。这其中,有不仅年复一年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还尽心尽力抚养丈夫前妻一双儿女的“最美环卫工人”闵青梅;身残志坚却创办中华助残网,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的刘真、林赛亚、李绍光;为家乡发展投入8000多万元造林修路,自己却租房住的青年企业家舒惠东。这些好人好事,质朴平实却又义薄云天,荡涤着人心,改变着世风,在神州大地传递了有形的正能量,使理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

  邱新海:新余是座小城,却是一座有爱大城。近年来,新余市着力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新余已有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有29人登上“中国好人榜”。去年新余市委、市政府将改进和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列入全市22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重点推进,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现已在全市218个单位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全市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6.4万多人。

  侯玉雯:近年来,随着萍乡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开展,特别是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的广泛开展,一些默默无闻的好人被一个接着一个地“挖掘”出来,“走”上了报纸、“走”进了电视、“走”入了人们心中,出现在社会需要的每个角落和每个时刻。截至2014年底,萍乡市注册志愿者接近10万名;有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入选“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1人入选“身边好人温暖中国”十大人物;3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老阿姨”龚全珍,60多年如一日,艰苦朴素、甘于清贫、乐于助人、勤于奉献。30年来用真情和汗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起,为外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的乡村判官杨斌圣。30多年坚持义务帮教失足人员300多人、参加公益活动200多次,现年已73岁的全国优秀党员志愿者、退休工人段华胜。还有自己瘫痪20多年却始终坚持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雷锋哥”胡启初。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

  好人效应

  平民英雄 星火燎原

  主持人:这些平凡的人如何能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个体自发行为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自觉的道德实践,请三位代表谈谈你们的感受?

  邱新海: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身边就有很多坚持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唐才英,31年坚持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捡破烂收入,先后含辛茹苦收养了6名弃婴,演绎了“母爱”真谛。黄春燕一家算是分宜的“老好人”了,悉心服侍公婆和聋哑哥嫂,抚养两家孩子长大成家立业,饱尝了苦辣酸甜。她的家庭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家庭。分宜县有一个特殊的“家”,名叫“德仁苑”。家中小孩都是一些孤儿或单亲孩子,家长是原分宜县第一小学校长黄梅生,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校长爸爸”。先后有82名孩子走出“德仁苑”到外求学,目前家里还有61名孩子。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新余这座城市,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新余儿女的时代风貌。他们是百万新余人的骄傲,是新余精神的高海拔!正是他们,唤起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道德共鸣,共同构筑了新余道德高地。

  侯玉雯:萍乡市每年都开展“最美萍乡人”推荐评选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同时积极配合中央、省文明办开展的“中国好人榜”、“江西好人榜”等评选工作,日常通过户内外媒体宣传好人先进事迹,同时开展道德讲堂、身边好人巡讲等各种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地对好人进行宣传,让好人事迹走进千家万户,让正能量在萍乡传递涌动,为社会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一个好人带出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带出一个好社区、一个好单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好人效应。

  卢金生:宜春好人井喷涌现,并逐渐沉淀外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品牌——“好人文化”,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必然。这一必然,源自宜春的人文土壤、历史积淀和社会环境的孕育,源自宜春市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常抓不懈,也源自全体宜春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长期以来,宜春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评选的同时,在全市开展评选“文明市民”“服务标兵”“十佳宜春人”等活动;开展模范好人推荐宣传、好人座谈会、身边好人交流、道德建设典型宣传一条街、学英模谷雨诗会等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省率先注册成立市级志愿者协会,各县市乡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队伍,围绕“三关爱”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营造了全民参与关心支持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