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住民”创业潮:有勇气抖机灵 不在乎碎节操

09.03.2015  22:52

   小伙伴们都创业了,我想多了? 85后“网络原住民”创业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愿景,也是许多人正在深切感受的浪潮。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创业了,在岸边眺望的人们也被飞溅的水花打湿了衣角——

   每个月都能收到 小伙伴辞职创业的消息

  “感觉北京已经疯了,似乎网龄超过五年,年龄低于三十,认字三千左右,英语四六级上下,知道KK,出入过媒体互联网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弄潮了,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作家蒋方舟在最近的一篇短文里引用了朋友的话,并表达自己对创业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的一点忧虑。

  她的描述让这座城市的一些80后和90后感同身受——如果他们正活跃在互联网、媒体、广告等行业的话。

  比如年届而立,五年前从媒体跳到了IT圈的王喆,整个2014年,他每个月都能收到某个同事/前同事/工作伙伴辞职创业的消息。中午吃饭刷着朋友圈,忽然就看到某个见过面的同行正情怀满溢地昭示天下:辞职创业,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上班路上,正在和微信群里的小伙伴聊天,忽然就有相熟的朋友召唤大家帮忙推广自己刚上线的APP;甚至去趟卫生间的工夫,回来拉一下聊天记录,忽然就发现自己错过了某某团队A轮融资八位数美元的消息……

  “现在最流行的title大概是‘联合创始人’。” 王喆一边说,一边在微信通讯录里划拉,“我个人的感觉,最近两年尤其是去年,互联网公司的离职率非常高。

  “那小伙伴们纷纷创业对你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王喆思考了三秒:“丰富了我的食品清单。别笑,我说真的。

  在最近一波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行业的尝试上,形形色色的食品占尽先机。最近三个月,王喆收到的试吃产品或者节日礼物横扫蔬菜水果、酒品饮料、糕点熟食、干果杂粮各大类。这些散发着互联网味道的食物,被打上了兄弟姐妹般的关键词标签:天然、有机、无添加,诚意、态度、有情怀,以及年轻、时尚、脑洞大。

  KK:作家、未来学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2014年曾撰文称,现在是史上最佳的创业时机

  天使投资人:指具有一定净财富的个人或者机构,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早期的直接投资

  title:职位头衔

  脑洞大:形容人想象力非常丰富,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即“脑袋破了很大一个洞,用超强的想象力来填满

   他们充满抖机灵的勇气,也不在乎碎尽节操

  举个例子吧!

  一个街头的传统烧鸡摊,会在招牌上印个版权信息不明的大公鸡图案,再写上某地特产或者店主姓氏,而且,卖烧鸡的店很少会兼卖茶叶蛋。

  但在“互联网思维”的照耀下,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当你用手机下单之后,这只打着流水号的烧鸡会以优美的姿势躺进隔绝气味和油腻的食器,再套上精心设计的堪比大牌包袋的礼盒,礼盒里的烧鸡不会孤独,因为它身边还要搭配上几枚单价两位数人民币的茶叶蛋——仔细想想,虽然这种搭配略有些残忍,但包装上出自专业人士之手的呆萌小鸡图案,拍张照晒在朋友圈里,分分钟萌哭一票小清新。

  最后,关于口感和味道,传统烧鸡的标配广告词是“肉嫩味美,××一绝”,而高冷的O2O版文案则是:“满足你对鸡的一切幻想。

    在网络世界里浸淫已久的年轻创业者们,深谙吸引眼球的营销之道。有些时候,他们充满了抖机灵的勇气,并且不在乎碎尽节操:他们会把苹果和草莓放进一个盒子,谐音套用一部争议古典小说的书名。有时候,他们会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讲述一个让人心暖疼的故事:我们做起生意,只是因为怀念小时候妈妈亲手烹调的味道;辞职创业,只是不想丢掉被交通和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梦想。

  至于产品体验,王喆坦言仅从口味的角度考虑,还没发现“惊艳之作”,“有些水果比超市里的口感好,但是在大的电商网站上也可以买到。

  “你会觉得这些产品更可靠吗?

  王喆摇头:“在这个圈子里接触得太多了,每个人都在对我说,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纯正的……可能从单个传播文案来说,做得都很棒,但是我见过太多了,除非是我真的熟识又有过深入交流的朋友,我才会真的相信他的创业产品与众不同。

  虽然享受着朋友们创业带来的福利,但王喆很吝惜自己的赞美。不过,在网络上就是另一回事了。过去一年多,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为七八个朋友的创业项目做过推广,还会认真地写上一段点评,“关系好的朋友当然要帮忙,也许哪天我辞职创业了,朋友们也会帮我的。

  O2O:电子商务名词,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看着别人挣钱,卖人情的却是我

  相比圈内人的风起云涌,圈外的小伙伴也免不了被突如其来的创业潮打湿了裤腿,有时潮潮的还不太舒服。

  “看着别人挣钱,卖人情的却是我,两个字,郁闷!”春节前的大半个月,国企员工付晓煜当了一回免费的“销售经理”,推销的产品是朋友的创业产品——节日礼盒。

  就在节前,付晓煜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在通信公司上班的同学,辞职与别人合伙开起了公司,做起了“互联网电商”,产品是花果茶、干果零食套装。赶在春节前,这些产品热销,朋友的头批产品也推广上市:“想请我尝一尝。

  既然是朋友送上门的,付晓煜也不推辞,只不过朋友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把试吃样品送到付晓煜的单位,请同事们一起分享。

  “我也不好推辞,送过来一看,其实与超市售卖的产品也差不太多,只不过包装更精致,主打的特色是私人订制,名字弄得新颖一点,面对的客户则是90后,或是会在网上购物的年轻人。”礼品套装不算太重,定价为288元,若算起单价,与超市的中高端品牌相仿。朋友一下送过来6盒,这让付晓煜有点儿下不来台:“等于小两千块的东西了,如果说干果可以大家分分,那花果茶不可能一下子都喝完啊。我这才明白,说是送我,其实是想让我帮忙在同事间推销。

  然而同事的反应,让付晓煜有些尴尬——也许是听说了礼品的来历,同事们对于送上门的零食竟无人主动,喊了一上午的人,只有不到三成同事试吃。

  “反四风劲吹,我们这些国企,对于这种送上门的礼品,都很忌讳。而且大家都明白,吃了人家的嘴短,都吃了,你说买还是不买?”纵然如此,磨不开面子的付晓煜,还是跟朋友说,同事们都很喜欢送来的礼盒,自掏腰包,付晓煜向朋友处订购了6盒。

  “我也想好了,如果再有人送,我就说单位领导看到了,说这样不好,不让送了,堵上这条路。否则下次的产品500块一个,我不是得破产了?”创业的故事,付晓煜也听了不少,其中亦有不少商家,都在用试吃、试用的办法宣传,“身边这样的朋友多了,也是一种负担啊。

  付晓煜的苦恼被记者发到了一个两百人规模的互联网创业群,年轻的90后们纷纷表示:

  “大哥,你想太多了。

  “拿到我们公司吧,瞬间就分完了。

  “贴钱抢份额的做法是互联网公司的常规作风哦!腾讯烧钱让滴滴(打车)发了那么多打车券,百度烧钱给糯米发3块7的电影票,大家都拿得心安理得啊!其实你朋友烧的也是风投的钱,吃吧吃吧,不用心疼,吃完顺手给发个朋友圈赞一下足够了,真不是让你去给同事推销的……

  “是被传销吓的吧?

  “‘互联网思维’请注意,前方高能预警,请不接地气的推广方式撤出现场。”

  高能预警:一般出现在可以发弹幕的视频网站,提醒观众接下来会有冲击性或高潮场景(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为化名)(本报记者 张棻 吴楠  插图 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