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晚年毛泽东因受一重大打击食欲大大下降

28.09.2015  11:33

  核心提示: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对毛泽东身心的打击是十分明显的。从那天起,我发现毛泽东的身体日渐衰老,食欲也大大下降了。他老人家病重后,则以鲜牛奶、豆浆和肉汤、鸡汤等流食为主。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大洋网,作者:佚名,原题:毛泽东与他最后一个厨师的情谊

  于存是毛泽东的最后一个厨师,从1965年起为毛泽东做了11年的饭,也是毛泽东的厨师中“任期”比较长的一个。

  毛泽东曾幽默地叫他“老西

  由于于存貌似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毛泽东曾幽默地叫他“老西”。

  “毛泽东去逝后,不少新闻单位的记者要求采访我,出于种种考虑,我都婉言谢绝了。对你,我就破个例吧!”于师傅人很随合,也健谈。对我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1954年到北京饭店工作的。不久,拜著名川菜大师罗国荣为师,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川菜的烹调技术。我还虚心向淮扬菜大师王兰等学习烹调谭家菜、淮扬菜和广东菜等技艺。从1959年起,我开始到北戴河等处执行为首长做饭的任务,受到朱德、杨尚昆等领导人的好评。但给毛泽东做饭,我毫无思想准备。1965年8月2日下午,饭店保卫科通知我去执行一个任务,要求1小时内带上洗漱用具到中南海勤政殿报到。勤政殿这个地方我并不陌生,因为我在这里搞过宴会筵席。可是从来没让我带洗漱用具呀?我心里纳闷,又不便多问。来到中南海之后,领导才正式告诉我是给毛泽东做饭。

  给我所爱戴的人民领袖做饭,我当然很高兴,但我能完成任务吗?当时我年仅29岁,说实在的,心里没底。听介绍,我的服务对象在生活习惯及生活上有3个特点:一、喜食的领域比较宽;二、年近72岁,牙口不大好;三、习惯于晚上办公,白天睡觉。

  我又想,我是共产党员。组织上派我来,说明是对我的信任。我暗下决心边干边学边摸索,为毛泽东做好饭。汪东兴特意叮嘱我:“这里的工作无大小,小事也是大事。

  我的前任厨师叫东林发,与我年龄相仿。他擅长做粤菜,在毛泽东身边干了不到一年。我出来乍到,什么都不摸门,很希望他带我一段,但他说:“不用了。一带你,你势必受我的烹调技法的影响,自己的特色就没有了。”他只是向我介绍了毛泽东的饮食嗜好及特点,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南海。这样,我一来便开始独立承担给毛泽东做饭的任务。

  毛泽东爱吃烤过的玉米棒子

  毛泽东是南方人,自然爱吃米饭,但他往往喜欢米饭与粗粮搭配着吃。我刚去那几年,他饭量比较大。2两米下肚后,再吃块烤白薯、烤玉米棒子。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光吃细粮和好吃的不行,粗粮、细粮搭配着吃才好大便。”吴旭君将毛泽东的这番话转告给我,意思是提醒我安排食谱时考虑这个因素。我认为,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他符合营养配餐的原则。何况毛泽东有“习惯性便秘”的病症。据说红军长征时,“毛泽东解下大便了”的消息常常能使身边的人高兴不已,以水代酒,举杯相庆。

  于是,每顿饭我都要给毛泽东准备上两块烤红薯,两根烤玉米棒子。毛泽东爱吃烤过的玉米棒子,但直接在火上烤的玉米棒子,他吃着又嫌硬。汪东兴和张耀祠曾亲自为毛泽东烤过,毛泽东说咬着费劲。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想了个办法:将比较嫩的玉米棒子先放在锅里蒸熟,然后放在火上象征性地烤烤。毛泽东吃饭时一看是烤过的玉米棒子。很高兴,食欲也就来了。除了白薯和玉米之外,毛泽东还喜欢隔三差五地吃点焖高粱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