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九岁女孩稚肩扛起家庭重担

07.05.2015  21:45

  这是一个老弱病残的特殊家庭:爸爸是个聋哑人,妈妈有智力障碍,爷爷是一名胃癌患者,奶奶年过花甲,两个孩子中姐姐只有9岁、弟弟6岁……2006年出生的胡艳琴就生长在这样一个特殊家庭。但生活的困难并没有把这个9岁的女孩击垮,她用稚嫩的柔肩、用绵绵爱心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胡艳琴在南城县第一小学读四年级。她的家是一间租来的只有十余平方米的车库,虽然逼仄狭窄但干净整洁、收拾得井井有条。胡艳琴除了每天的学习,照顾年幼的弟弟和智障妈妈是她每天必需的“功课”,她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帮妈妈打好水,然后准备早饭,喂弟弟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中午放学,胡艳琴每次都是小跑回家,抽着空收拾房间、看护妈妈。晚上是胡艳琴最休闲的时光,帮妈妈、弟弟洗漱好,她就给他们讲学校里的趣事,一家人其乐融融,笑成一团。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但坚强的胡艳琴却从没有落下学业,她的成绩在全校位列前茅。

  爱给予小艳琴的很少,而生活中她却把爱放得很大。吃饭时,如果家里偶尔烧了好吃的菜,小艳琴总是往爷爷奶奶碗里夹。她将大块鱼夹在小碗里,弄得碎碎的,一点点挑出里面的刺,再喂给妈妈吃。爸爸让她吃鱼,她却只吃里面的姜、葱和碎鱼沫,用鱼汁儿拌饭,把剩下的大块鱼留给其他人吃。妈妈是个智障人,生活难以自理,常常弄得一身脏,小艳琴从不嫌弃,时常为她分忧解难。下午放学后,除了早早回家陪弟弟,她时常给妈妈梳头,洗脸、洗头,帮她洗澡。妈妈有时发病,厉害时谁都不搭理甚至扔东西,小艳琴不离左右,为妈妈端茶送药。每逢父母生日,小艳琴总会为爸妈下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这些让爷爷奶奶和爸爸深感欣慰。

  生活上的困难重重,并没有让小艳琴退缩,反而让她变得乐观自信、坚强坚定。爸爸身体残疾,面对家庭的种种苦难有时难免唉声叹气,小艳琴时常开导他,给他讲风雨过后见彩虹的故事,用小手轻轻地擦去爸爸眼角的泪水。早早懂事的小艳琴从不向父母奢求什么,也从不与别人攀比。读书时她比同龄人更勤奋。她在日记里写到: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最理想的大学,治好爸爸妈妈的疾病,让父母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并回报那些帮助我的热心人!事实上,小艳琴也是这样做的。她的同学告诉笔者,每次学校组织的爱心活动,胡艳琴总是踊跃参加。一次向灾区的捐款活动,小艳琴把仅有的5元零花钱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