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五举措引领镇村联动节约用地

11.10.2014  17:05

为协同城乡发展,提升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湖口县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切入点,全面推镇村联动试点,突出抓好流泗镇、文桥乡等5个重点乡镇的“1+2+10”(1个集镇点、两个中心村、10个基础村)示范点建设,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规划引领集中居住

该县按照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需要,从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通盘考虑,全面完成县域全域建设规划编制,制定了集镇及中心村周边农民建房用地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未来集镇、中心村、居民点及增减挂项目的拆旧、建新点。推动边远山区库区分散户农民向中心村转移,空心村、易涝村、地质灾害农户向集镇转移,园区城区周边村农户向城区转移,城中村农户向小区转移的“四转移”。

政策引导进城进镇

相继出台了《农村居民退出宅基地实施细则》、《关于加快镇村联动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工作意见》、《湖口县鼓励农民进城镇落户,促进镇村联动建设发展的实施办法》,鼓励农民到集镇集中建房或进城购房。农民符合“一户一宅”旧房拆除后退出宅基地和住房的,凡到县城购买商品房的农户一次性奖励3万元/户,自2012年以来,每年有30户的农户购买商品房进城。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开发,争取土地增减挂指标1094亩。

整合公共设施资源

每年从集镇土地出让金提取25%用于镇村联动点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各项资金投入累计在12亿元左右。强力整合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公共资源,建设幼儿园、医务所、农家书屋、活动中心等,统筹推进集镇新区和中心村社会化服务。如在文桥镇村联动点建立四中,整合周边乡镇教育资源。

用地指标集中使用

为破解镇村联动建设点用地指标瓶颈,该县多途径进行争取,确保用地需求:规定增减挂挂钩周转指标留给乡镇不低于30%、示范镇使用的比例不低于70%;重点工程拆迁安置随报随批;新增建设用地8%用于解决农民建房用地的指标。该县还规定增减挂挂钩周转指标留给示范镇使用的节余指标,如被置换到县城作为商住用地使用的,采取按30万元/亩给予示范镇补偿。

动态巡查督察管控

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域农民建房管理数字化管控及审批平台(通过GPS定位在办公室电脑可看到建房用地的地形、地貌整个情况,对乡镇队员通过手机智能定位),并实行了“两权分离”(审批权、监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