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营造林主要经验及做法

10.03.2015  19:15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全南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地处全南县茅山林场,成立于2008年11月,属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厚朴、桂花、罗汉松、梅花、名贵树种种植经营管理及销售;公司注册资本3180万元,现有管理技术人员30多人,常年工作人员400多人。现有林地30000余亩,土地近3000亩,种植厚朴20000亩、桂花2000亩;公司经营主要以桂花、厚朴苗木及其加工各类系列产品如:桂花精油、香精,浸膏、桂花沌露及厚朴皮、厚朴酚、造型盆景为主。

二、工程建设情况

1、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2008年实施芳香产业造林以来,已完成人工造林3.0多万亩,其中:厚朴人工造林2.0万亩、桂花人工造林1.0多万亩,安排在茅山、小叶岽林场2个国营林场,南迳、中寨、大吉山等3个乡镇;按质量标准完成了造林栽植任务和落实了封山管护人员。

2、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

(1)工程施工质量情况

在造林施工中,我县严把整地质量关和种苗质量关,采用穴状整地,规格100×100×100cm,造林密度:梅花不低于100株/亩,桂花、罗汉松不低于167株,造林采取穴垦、带状整地方式,规格按国标准进行,整地合格率达100%。采用植苗造林,主要是裸根苗造林。苗木做到了圃地选苗、山下选苗、山上选苗,一级苗使用率达80%以上,二级苗使用率控制在20%以下,杜绝了等外苗上山造林;做到了表土回穴,栽植质量良好,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抚育采用2-2-1-1次,采用局部除草、扩穴、培土、全刈等方式,抚育合格率完成率均达100%。,经检查,造林面积核实率为100%,造林面积合格率达100%,封山完成率达100%。

(2)通过芳香产业造林建设,我县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脆弱的地方得到初步治理,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30000余亩,下降比率为3.2%;通过封山区封禁措施,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明显增多,野生动物得到保护。通过人工造林,调整了林分结构,松毛虫等病虫害的危害范围在缩小,危害强度在降低,危害频度在减少。

(3)施工管理检查验收及档案管理情况

在人工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我县出台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办法,将每个施工小班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并经常不定时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按照人工造林要求,完善了造林的档案管理,建立了档案室和专柜,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管理走向规范化、信息化。

三、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营造林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是成立人工造林实施机构,具体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二是明确强化施工队伍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三是建立了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为项目工程质量责任人,对各工程实施小班负责,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建设全面顺利开展。

2 、注重质量效益,实行规模造林是搞好营造林建设的最佳模式。 在长营造林工程建设中,实现了“三个转变,三个突出“的建设路子。三个转变:即由点块分散造林向按山系流域、水土流失区域集中连片、规模造林转变;由造松、杉等针叶树种向营造速生乡土阔叶树转变;由单纯造林向造、管、封综合治理转变。三突出是:突出联合大会战,全公司一盘棋,实施规模造林工程;突出公司领导驻点抓工程;突出专业队伍造林,保证造林质量。

3 、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兴林是搞好营造林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是狠抓培训。在营造林项目实施中,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技术员、施工员40人次。二是抓了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在营造林工程建设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在造林地内选择坡度较缓、土壤深厚的山地进行条插育苗,具能节约用地,减少资金投入(包括土地租金、肥料、捡草等支出),提高林地利用率,又能做到就近取苗,确保造林成活率。

4 、强化工程管理,巩固建设成果是搞好营造林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营造林工程的管理上,始终坚持“按作业设计施工,苗木不合格不准上山,整地不规范不准栽植,造林不合格不准验收”的制度。全面推行了“统一规划,专业队施工,统一管护”的原则。公司与项目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规定各自相关人的权利、义务和奖惩措施。由公司局下派技术人员和项目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分片包干,跟班作业,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坚持了“工组自查,施工单位复查,公司核查”的“三查”制度,使营造林工程的各项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模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为了巩固营造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健全了管护制度,明确了管护责任,并利用社会的力量,开展护林联防活动;各项目区采取树立封山禁牌、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封山管护措施;制定封山民约,加强舆论监督,坚持依法护林,严厉打击破坏活动。公司不定期对封山管护情况进行检查,使营造林工程的管护措施基本落到实处。

5 、加强资金管理,保障资金使用规范、有序。 营造林资金的及时到位,是保证项目工程实施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动力。营造林资金管理严格按《江西省重点生态林业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执行,工程完工后,按工序通过县验收并根据施工合同,开具工序完工验收单,取得税务发票进行报帐。资金的及时到位,极大鼓舞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为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6 、搞活经营机制,落实经营主体。 首先择优落实承包造林施工队伍,在按照国家造林的有关质量标准施工条件下,谁执行标准到位,优先承包造林;其次是承包造林按质量标准施工后,可优先承包经营,也可以增加承包封山育林,确保了营造林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