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县多举措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12.10.2016  18:06

  近年来,重庆武隆县多举措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建设,初显成效。

  一是认真普查、科学规划,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013年,根据国家民委、市民委要求,武隆县在全境开展普查。从19个民族文化特色村寨中筛选上报17个进入国家民委“十二五”规划项目库。按照建设全市知名的苗族民俗文化村寨、打造重庆仡佬文化第一寨、打造全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基地的目标,编制完成了天池坝苗寨、田家仡佬村寨、石桥芙蓉湖三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保护发展、统筹兼顾,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原则,对一些原有居民等文化特色浓厚,具备保护价值的采取保护在先,并谋发展的思路,结合民居相对集中、建筑风格、地理空间、产业资源、基础设施配套、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等元素。第一打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基地。在石桥芙蓉湖地区重点打造了以“木叶情歌”为主题的木叶文化,建成文化广场、民俗文化长廊、特色景观台等,营造了浓郁的土家风情,引进民族传统体育“独竹漂”项目,加快打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基地。第二打造苗家习俗文化观光基地。在天池坝苗寨以苗家习俗接待、苗家美食体验、苗家风情体验、苗家工艺展示、苗家茶叶观光采摘、苗家习俗欢送等为主线,以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全方位注入苗家文化元素。第三打造仡佬文化传承基地。深入挖掘田家寨仡佬文化,将“打蔑鸡蛋”、“竹编”、“腊染”以及仡佬歌舞等纳入校本课程,常年举办“三幺台”、“五敬酒”、“六敬茶”等民族文化活动。围绕全县全民兴旅及六条精品线路的打造,结合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布局,全年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特色保护的“双赢”。

  三是整合资金、精准投入,助推武陵山区脱贫攻坚。县委、县政府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列入全年主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涉及到的部门、乡镇进行了明确分工,充分整合扶贫开发、危房改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各类项目资源,投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自2009年该县恢复4个民族乡以来,积极争取支持,累计争取市民委项目资金2334万元。其中,投入到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项目资金1605万元,占68%。在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居民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有着显著提升。第一完成了一批民居改造。特色民居改造421户居民,全面完成居民院坝、人行道路、路灯改造,对特色村寨周边居民生活垃圾实现全面无害化处理。第二建成了一批观光果园。葡萄、晚熟柑橘、猕猴桃等观光示范园100余亩,金秋梨600亩,杨梅300亩,老荫茶200亩。第三开发了一批特色产品。鲜果杨梅、杨梅果浦、杨梅酒、老荫茶等系列旅游产品,发展具备餐饮住宿接待功能的特色庭院。显著改善了少数民族居民人居环境,确保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沿线居民“两不愁、三保障”。

马哲海副局长深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调研
来源:民族经济发展处、峡江县金坪民族乡    发布民族宗教局
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新华深入少数民族村调研
来源:新余市民宗局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