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风采》刘兰芳:两重担一肩挑责任前显担当

27.07.2015  20:50

江西广播网7月27日讯:

在2.3万库区移民心中,他能干事、干成事、心贴心,在干部眼里,他善谋划、敢担当、重实干。在以他为班长的带领下,吉水县紧抓吉泰走廊发展和原中央苏区振兴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今天的县委书记风采专栏,介绍江西省优秀县委书记、吉水县委书记刘兰芳。吉安台记者王重锴采制:

井冈蜜柚是刘兰芳上任后推荐给移民们的首选致富产业。这几天,刘兰芳带着移民局、果业局和蜜柚加工企业工作人员到移民村调研井冈蜜柚种植情况。
【交流现场声】吉水县委书记刘兰芳:第三年开始挂果,我就想问下你搞这个井冈蜜柚有什么问题吗?
吉水县水田乡孔巷村移民胡烈苟:现在是三块钱一斤,到以后三毛钱一斤也有可能。
吉水县委书记刘兰芳:有这个担心?
移民胡烈苟:嗯,就担心这个问题。
移民胡烈苟,搬迁后到孔巷村,承包管理了120亩井冈蜜柚。对他的顾虑,蜜柚深加工企业江西金柚果品总经理袁文彬现场表示:
我们向井冈蜜柚(种植)农户承诺,一块五毛钱(一斤)保底,只要市场上高于一块五毛钱,你可以去销售,如果是低于一块五,我们保底收购。
目前,吉水井冈蜜柚的种植面积已经突破7万亩,成为一部分移民致富的希望。但是,当地共有移民2.3万人,还需要不同的渠道解决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复”的难题。2013年4月,移民搬迁接近尾声,梁润根等22名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因为没钱建房,成了最后一批搬迁的移民。刘兰芳调研后当场表态,移民工作一个都不能落下。六个月后,老人们搬进了崭新的院民楼。
【出对话现场声】吉水县委书记刘兰芳:现在到了这里觉得怎么样?
吉水县水田乡敬老院 院民梁润根: 过得好,不愿意回去了。(现场笑声)
在443天的移民工作中,刘兰芳每三天深入移民点。他倡导的移民工作调度一次、深入移民点一次、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次等“每周五个一工作法”也成了吉水干部们工作的榜样。吉水的移民工作也干出了“吉水范例、吉水经验”。峡江水利枢纽移民工作验收专家组成员胡建军:
我参与过很多水利工程的移民建设,一般情况下是水赶人走,但是在吉水,移民工作走在工程前面,是人等水。
吉水县委常委李长生:“两万三千移民,只用了443天就完成了任务,我觉得,如果没有刘书记这种担当精神和百姓情怀,是不可能这样高标准、快速度、稳局面的完成。
发展是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长远保障。面对县城发展空间狭窄、工业基础薄弱现状,刘兰芳内抓服务效率、投资环境的改善,外抓对口支援、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实施工业突围,县域经济发展有声有色。世界500强百威英博(吉水)啤酒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王晓峰:
整个百威英博在中国有五个新的项目在开展,我们吉水这个项目从项目审批到最终投产,应该说是创造了百威英博在中国建新厂的速度。
吉水工业园区管委会驻外招商办主任肖和平:“刘书记常常告诉我们说,引进好的项目不容易,要通过实干和优质的服务,把企业的事当作我们自己的事来干。
在吉安市综合考评中,吉水县连续三年实现争先进位,先后荣获省、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吉安市吉泰走廊发展第一名,两届吉安市“五好”县级班子等荣誉。吉水县委书记刘兰芳:
现在我们肩上,还有着移民长远发展和吉泰走廊加快发展沉甸甸的责任,这些都是关乎百姓所想、发展所需的重大问题,我觉得县级层面,时时有难题,处处是考场。不管困难有多重、有多少,都要迎着困难上、盯着困难谋、揪着困难干,这样才能交出老百姓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