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打造“四大”现代农业金融发展平台

21.07.2015  17:18

  “这个建议很好,为我县打造现代农业金融平台起到了推动作用,县财政局正在实施的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就是一个类似的信息发布平台。”近日,泰和县委农工部负责人在办理政协提案《打造“四大平台”,激活现代农业金融发展动力》时如是说。

  在泰和县政协十四届八次会议上,县政协委员易世勇等就激活现代农业金融以提案形式建言,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平台,助推农业金融服务发展升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今年以来,依据县情乡情着力打造了“四大”农业金额融平台。

  建立“财政惠农信贷通”。县委农工部联合农业、林业、工商等相关单位,深入全县24个乡镇场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涉农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掌握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信息,从中筛选符合条件并有融资意愿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授信放贷。

  建立运转高效的融资担保平台。按市场化运作,由民间成立担保公司,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适当注入一定的担保资金,政府注入资金作为风险担保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贷,为经营主体融资创建了一个很好的担保平台。这是该县解决现代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收到了良好成效。到今年6月止,全县受助农民专业合作社503家,家庭农场247家,种养大户1120家,涉农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37家。农民合作社增加56家,增长12.5%;家庭农场增加140余家,增长155%。

  建立统一协调的坏账清理平台。泰和县将农村信用评级与信贷投放相结合,不断提升农村信用工程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和征信服务的认识,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给诚实守信者以金融支持,体现守信价值,同时加强区域信用市场监管,联合司法部门加大打击恶意拖欠和逃废债行为40多起,树立了诚信信贷典范130多人。

  建立便捷通畅的金融服务平台。泰和县探索构建简便易行的授信服务机制和服务流程,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办事程序,为农户打通金融服务“快车”通道,对农业经营主体无须提供抵押和担保,贷款发放快捷,合作银行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信贷审核,2个工作日内签订贷款合同并足额发放贷款。如马市镇效生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信用贷款30万元、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产品贷款后,按上浮不超过20%的幅度计算年累计交息仅为4.32万元,同时减少了提供抵押和担保的麻烦,不收取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而且不到5个工作日就发放了贷款,有效的解决了其农业投入的资金压力。 (傅家昆)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