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干县燥石村:原生态“四宝”与旅游“对上眼”

02.03.2016  11:00

  日前,记者来到新干县七琴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燥石村。村里的石头民居,建筑风格独特。站在高处人家的屋前远眺,烟雨迷蒙中,燥石村古朴而幽静,宛如世外桃源。


  “燥石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村,村有四宝——杜鹃、奇石、古村、瀑布,以前‘藏在深闺人未识’。近两年,这些原生态元素经过宣传推广后,游客越来越多。”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斌告诉记者。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燥石村,昔日因资源贫瘠、自然条件恶劣,村民纷纷外迁,人口不足百人。


  在村里,几个村民争相告诉记者,每年四五月交替之际,就是杜鹃花盛开的日子,“春季不看这个‘鼻血花’就不是燥石客”!村里人说。


  燥石的石头很奇特!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熔岩奔流凝结,就有了今天燥石的石垄奇观,这里也是一个天然的“奇石博物馆”。


  燥石的古村也很棒!依托上天赐予的奇石,村民们就地取材,围牛栏、架小桥、铺巷道、垒田埂、搭院墙,无一不是采用山上的石头。


  燥石的瀑布好吓人!名字叫鬼啸里,气势磅礴,颇为壮观。


  在村口,记者看到一幅巨大的景点宣传牌,上面的照片很精美。李志斌告诉记者,2012年,进村水泥路修通后,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骑车、驾车来到燥石村游玩,他们把大量精美的照片无偿奉献给村委会制作宣传牌放村口展示,并通过微博、微信、摄影群广泛宣传,县城周边的游客开始自驾前来游玩。


  “对接旅游,打好原生态这张牌。”镇里规划先行,挖掘亮点,让原生态“四宝”与旅游“对上眼”。


  在各方人士的帮助下,2014年5月,中央电视台七套“美丽中国乡村行”推出“新干石头村之旅”,让燥石村在全国观众面前露了脸。走在燥石村,记者看到,有的人家正在打糍粑,有的在做野韭菜饼,有的正在分装米酒,一家家快乐地忙活着,村里的乡村饭店、乡村旅馆虽然不大,但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燥石村翻开了生态旅游的新篇章。


  昔日寂静落寞的燥石村发生了巨变,户外运动爱好者和驴友、摄友们纷纷赶来一睹燥石之美。


  “看到这么多人来看村里的四宝,我一家人就回村开了家餐馆,已经3年了,旺季时每天有10多桌,五六百元一桌的团餐客人常常点,一天营业额有7000多元呢!我把县城里的餐馆都关掉了,安心在家门口创业。”今年48岁的李云如兴奋地告诉记者。他餐馆里的所有食材都是自己在山上种的无公害蔬菜和自家养殖的土鸡土鱼,旅游旺季时还把村里人的蔬菜、土鸡、腊制品一起收过来,放进自己家里的地窖,一个黄金周全部能卖完。忙不过来时,就把村民找来当服务员,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通过旅游这条线,过去山上无人问津的农产品开始走俏。以前,山上的特产白心薯、生姜都要挑到山下去卖,才2元一斤,100斤要好几个月才卖掉,所以,家家都有地窖。“现在我坐家门口卖,好的时候一天都卖过上百斤,6元一斤呢,一个旅游旺季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我家的地窖现在成了游客参观的地方,又增加了一笔收入。”66岁的老汉李立根笑眯眯地说着。如今,村民一年卖给游客的白心薯、生姜多的时候有3000斤。


  干对了事,搬走的村民“回流”了。现在,很多村民都回村投身旅游业,他们用山上的石头建造的小餐馆、小旅馆特别受欢迎。村民卖的高山土鸡、米酒、糍粑、野韭菜饼供不应求,家家都增加了收入,户户都有欢声笑语。


  燥石村的未来,令人期待。“今年,我们要搞高产油茶、猕猴桃、有机稻种植等项目,将燥石村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田园部落旅游专业村。”李志斌信心满满。


编辑: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