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参观抗战胜利主题展 高唱抗战歌曲忆往昔

09.07.2015  12:36
原标题:老兵参观抗战胜利主题展 高唱抗战歌曲忆往昔

原标题:主题展对外开放首日 老兵参观唱抗日歌曲

抗战老兵到抗日战争纪念馆献花。

将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枪支弹药踩在脚下。

昨天,抗战老兵到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主题展。京华时报记者 范继文 摄

  昨天起,《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记者了解到,昨天共有2684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战将领遗属代表,及5088名市民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

  □现场特写

  把侵略者的枪炮踩在脚下

  昨天上午9点,专场参观开始。前来参观的老战士和抗战将领遗属们大多已经满头白发,不少人需要靠家属搀扶,甚至需要家属备好急救药品。今年是抗战爆发第78周年,参与这场战争、目前健在的老兵基本都是90岁以上的高龄。

  进入展厅后,他们手持鲜花,缓步走向象征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型浮雕《铜墙铁壁》前,静静凝视着,寄托敬意与哀思。

  展厅内,老人们静静听着讲解,偶尔和老同志们交流一番,回忆当年的情景。在《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览第七部分伟大胜利展区,地面忽然悬空起来,透明的玻璃下摆满了抗日战争时期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枪支弹药、军需用品、“武运长久”日本军旗。听讲解员表示这意味着“将侵略者的枪炮踩在脚下”,老人们扶持着,用力踩了又踩。

  观展唱起抗战歌曲忆往昔

  在《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览序厅里,91岁的秦兴汉哼唱着抗战歌曲。“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打仗为哪般?八路军,八路军打仗为老乡。”老人骄傲地说,那时的抗战歌曲很多都是从基层百姓创作中来,歌词直白、曲调朗朗上口,很受欢迎。

  秦兴汉介绍,1943年,他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跟着部队到处宣传抗战思想。为了抗战,保护家人安全,老人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本名,“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兴汉’,希望国家能够兴旺、强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人在军事博物馆当馆长,对于抗战题材的展览非常熟悉。他说:“以往的展览将日军暴行分散展出,这一次集中起来,更显得触目惊心。突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将中国抗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突出表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国军后人三叩29军英雄

  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正对着大门的便是两层楼高的英雄人物雕塑。来自湖北宜昌的69岁老人绕予生在雕塑前,双膝跪地三叩英雄。

  “29军的叔叔伯伯,你们的侄儿子来看你们了,你们在这里好好休息。”绕予生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他一边说一边叩拜,身后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流下眼泪。

  国民党29军由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而来,是一支让日本军吃尽苦头的抗日劲旅军,广为流传的“大刀队”的英勇事迹更是多次被搬上荧屏。“大刀队”的正式名称为“手枪队”,绕予生的父亲饶笃慎是“手枪队”的一员。

  绕予生说,小时候,父亲总爱跟他讲打日本的故事,现如今他自己也老了,很多记不起来了。但是有一件他记得,就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当天,父亲被战友舍命相救的事,父亲一辈子不敢忘。

  攻城起初,普通军先迎战,后来情势危急,父亲所在的“手枪队”开始跟日军正面交锋。父亲用手枪射击敌人时反遭对方袭击,他自己没注意,不过被身旁的战友看到,用手推了父亲一把,原本应该射入左前胸的子弹,经身体一错,打在了右前胸。“子弹不长眼,枪打过来躲都来不及,战友还往他这里凑,多亏那一推,父亲才捡回一条命。”父亲受伤后被抬回营地,但那位战友在当天便战死沙场,再没回来。

  绕予生现在是葛洲坝集团三峡分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钱,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他说一定要来北京,而且不光到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昨天上午,他还在赵登禹雕塑前磕了三个响头。“我父亲一辈子想着29军的战友,临死还是不忘念叨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这次来就是了他老人家的心愿,看看叔叔伯伯们。”绕予生说。

  遗属找寻祖父抗战记忆

  昨天上午,光明日报摄影美术部主编、56岁的抗战遗属梁若冰在展览中认真地查看每一件展品。终于在展览的第五部分“东方主战场”场馆里,找到了她的祖父——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三军副军长梁立柱曾使用的地图和望远镜。

  梁若冰回忆,由于祖父于1946年病逝,自己并未能亲口问问他当年抗战的经历。长大后,梁若冰通过父亲和姑姑,逐步了解了祖父梁立柱在中国最早的抗日主战场绥远前线英勇无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的历史故事。“那时,边陲环境艰苦、战争环境严酷,祖父的一个幼子梁红筠不幸夭亡了。”梁若冰说,这使祖父十分痛苦,但也更加激起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仇恨和不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决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

  隔着展柜玻璃,梁若冰回忆起,父亲在环境简陋时,仍尽力保存好祖父抗战时留下的物品。“小时候,我曾翻看过这本地图册,那时地图的纸张就已经酥软,需要很小心地翻阅了”,梁若冰回忆说,1986年当得知国家征集抗战文物时,父亲梁子筠便将经过历次运动洗礼的军事地图、望远镜等7件祖父用过的抗战文物悉数捐赠。抗战纪念馆文保部至今还保留着29年前父亲捐赠的编号收据底单。

  “祖父没有留下一张戎装照,是我们全家的遗憾。”梁若冰说,今后,她还将竭尽所能,搜集史料,完善祖父的抗战经历,记录他们做出的贡献。

  抗战故事1

  讲述人 刘航

  学校被炸平后大哭

  昨天上午9点,开国少将华楠的遗孀——85岁的刘航老人成为最早一批参观者。她一手拄拐,一边靠人搀扶,缓缓走在展厅内,回忆着自己的抗战经历,老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1941年,刘航的母亲为了保障她姐弟四个的安全,来到了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鼻子山下一个小村的部队被服厂。“当时11岁的我便参加了革命。一边在工厂当小工人,一边帮指导员教工人识字。”刘航回忆道,“指导员教我们唱的歌,至今记忆犹新:天高秋风起,家家赶棉衣,缝好新衣裳,急忙送前方。军政民一条心,拿起镰刀拿起枪,武装收秋粮。没有秋粮难活命,没有棉衣难过冬,怎么去打小东洋。

  刘航说,找到部队没过几个月平稳生活,日本鬼子又开始对沂蒙山区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部队准备反扫荡,便和所有工人被分配疏散到各个村庄老百姓家中。

  老人仍清楚记得,一天下午,日本的飞机飞到了村庄,对村子进行了轰炸,“靠南边的玉米地、东北边的住家都被炸平了,我一跑回学校,发现我的学校、我的课桌、我的书本都没有了,那时还是个学生的我,控制不住大声哭了”。

  在疫区中动员抗战

  1944年,刘航辗转到山东公学、鲁中军区宣传大队。“那时我又穿上了军装,特别希望能上前线,可第一个任务是到伪军吴化文所制造的‘无人区’(南麻、鲁村一带)做群众工作”,刘航说,当时农村流行传染病“回归热”,死亡率很高,一进村就发现屋内有病、饿死的两具尸体。但是前线战事激烈,急需进行群众宣传动员工作。

  “那时候我根本顾不上自己会不会染病,全力对病人进行安抚、宣讲,告诉他们八路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刘航说,一开始,农村地区的抗战热情比城市地区低一些,但随着战争发展以及宣传,农村地区的抗战热情也积极调动起来了。

  “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参观中,抗日英雄佟麟阁的一席话引发了刘航的共鸣,她说,“回首往事,我却对在沂水河边那段艰苦的青春岁月最难以忘怀,最感到快乐。那种保家卫国、服务大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让我至今为傲。

  抗战故事2

  讲述人 张月

  拿松枝当消炎药用

  外交部退休干部张月今年94岁,上午9点多,儿子周塞坡推着轮椅,带母亲重温了那段残酷却又充满爱国热情的岁月。

  张月的姐姐、姐夫均是冀南地区地下党工作者,1936年,还在上中学的张月年仅15岁,在姐姐带动下,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组织成员,姐姐有任何组织上的要求或消息都由张月传达。

  1937年7月,河北地区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共产党死伤惨重,很多伤兵被安置在张月所在的中学教室内。学校没有床,张月就和同学们把桌子并起来给伤兵当床。

  张月老人记得,由于学校缺少药品,很多战士的伤口发炎甚至生出蛆虫,最终,医务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截肢,但是由于没有麻药,只能用锯齿硬截。“那些伤兵意志真的很坚强啊,太惨烈了,他们一直咬牙坚持。”张月说,由于实在找不到消炎药,她和同学们想到校园外的松树,拿松枝当消炎药用。

  徒步两月抵达延安

  照顾伤兵的日子对张月触动很大,“如果不能战死沙场,至少要尽所能去保家卫国。”随后,张月与学校先进分子参与救国会。1938年,张月踏上了前往延安的道路。

  一同前往的有200余人,从河北到山西再到陕西延安,一路要穿过日军的多道封锁线。为了能安全通行,他们每到一地,先派一支先遣队伍与当地八路军会合,请求他们的掩护,有时难免要进行一场恶战。就在经过河北与山西交界处时,当地八路军却想了个不用枪支弹药解决的办法。

  那是个晚上,八路军在城东头放起鞭炮,噼里啪啦放了很久,城西的日军还以为有八路军偷袭,将兵力全部调走,就这样队伍趁着夜色偷偷闯过一关。

  经过两个月的徒步跋涉,队伍终于抵达延安。“路上吃不好睡不好,而且长途跋涉非常累,但没有人掉队,大家就靠一种信念支撑。”那年张月17岁,因为背负重物长途跋涉,造成严重的腰肌劳损,94岁的她如今时不时需要借助轮椅,也与那时造成的腰伤有关。

  边区生活毕生怀念

  “我在延安读了抗日军政大学,后来又进入中国女子大学……我还在陕甘宁边区妇联工作很长时间。”提到延安,张月老人语速突然变得很快,有时言语模糊难以表达,但还是要一遍遍尝试着说。

  在中国女子大学期间,张月结识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爱国女青年。银行家康心之之女康岱沙便是其中一名,后来康岱沙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女大实行半农半读的教学方式,生活条件艰苦,还要参加大生产运动。

  “我们的床铺上爬满虱子,康岱沙一点都不嫌苦,把她银行家的父亲气得够呛。”张月说,当时“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也在女大,但是在延安,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革命家的夫人,大家的革命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成为妇女干部,为抗日做贡献。

  张月的儿子周塞坡说,母亲就喜欢跟人聊延安,延安生活是她一辈子的怀念,她觉得年轻时的追求就留在了那里。“你来这儿,就是想找回延安的感觉是吧?”周塞坡笑着看母亲,张月老人满足地点了点头。

  抗战故事3

  讲述人 吴因

  自己家成抗日宣传点

  在抗战馆一隅,吴鹏指着一张照片,给坐在轮椅上的父亲看,“这就是你们组织。”照片的下方写着: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到城乡进行抗日宣传。

  父亲今年96岁,名吴因,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吴因老人看着照片说,“‘民先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组织,是先进组织……”两人站在照片前静默了良久,吴因老人又说了一遍刚才的话。

  吴鹏说,父亲年事已高,能记住的事不太多了,但是年轻时,总喜欢跟孩子们讲起他及家里人参与抗日的事情。

  吴因老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留法教授,也是先进分子。吴因老人的大哥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我父亲虽是民主党派人士,但是支持大哥抗日,后来我们全家人都参与了抗日。”吴因老人说,由于家里人都支持抗日,后来他们家便成了宣传抗日的活动点,组织先进青年在家里开会,而且很多宣传资料都在家里打印出来。

  在吴家的带动下,他们的同学甚至管片的警察也开始抗日,虽然警察明着不跟日本人做对,但是暗地里帮忙。吴家刊印宣传资料的事儿不知怎么被特务打探到,而且威胁他们不许再从事散播抗日言论的活动,但威胁并没有效果。后来,日本人派了兵力准备进吴家包抄,“还是管片警察给我们通信,我们才跑了,不然肯定要被抓。

  大哥与敌拼刺刀牺牲

  吴因老人的大哥名吴畏,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在北京找份安稳的工作,但他却到了河北的抗战剧社,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日军对河北进行“大扫荡”,共产党实行“化整为零”的策略,吴畏十余人在河北阜平与日军顽强抵抗,在弹尽粮绝之时,与敌人拼刺刀,最终英勇牺牲。

  吴因说,大哥牺牲后,二哥也加入共产党,并且成为八路军。当时吴因只有15岁,大哥的死对他触动很大,曾一度自己也要上战场杀敌,无奈年龄太小,他只有在抗战宣传上活跃起来。1936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吴因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在1936年12月9日和16日的两次群众运动,发挥了领头的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吴因与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成员一起下到南京继续进行抗日宣传。当年12月,就在日军在南京屠城的前一天,吴因离开南京前往武汉。后来,吴因便跟随队伍一路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的学校文工团。吴因老人一生从事文艺工作,在延安期间,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和话剧。

  参观提示

  抗战馆工作人员提示,由于近期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的人员比较多,周边停车场车位有限,请尽量乘公共交通观展。另外,抗战馆主展馆内禁止带大型箱包入内,存包空间有限,观众参观请尽量不要携带大型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