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传承晋商文化 诠释普通人的仁义精神

16.12.2013  19:47

  “上好的老酒,来一碗吧。”山西汾酒的牌楼前,伙计们正在向过往的行人吆喝着。“人之初、性本善。”几个孩童在先生的引读下正念着《三字经》。

  牛肉铺、漆器店、绸缎庄一一打开店门,迎接新的一天。“南门出事了……”突然,人群中有人喊道,喧嚣的街道顿时安静了下来,城里的人们都涌向了南门广场。

  ……

  置身于《又见平遥》剧场,你仿佛回到同治十三年的平遥街头,正在见证山西人的诚信,能够感悟晋商文化的真谛。

   9个月完成,创造“平遥速度

  九个月剧场建成,一年内正式公演,至今已成功演出500多场次……《又见平遥》团队用“平遥速度”阐述了新时代的晋商精神,成为山西文化转型发展的新标杆。

  站在平遥古城墙向东望去,一座黄土堆有一角黄土剥离,露出一道道嵌着瓦的屋檐。这片黄土之下的“人家”,正在演绎着我们祖先的真实生活,讲述着一个关于血缘的故事。它便是《又见平遥》的“沙瓦剧场”———一座一半黄沙、一半瓦的剧场,下沉6米是为了向古城致敬,三层瓦檐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古城绵延起伏的屋面。《又见平遥》是我国唯一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作为山西由能源大省向文化大省转型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又见平遥》于2011年年底立项,在建设初期,项目工程组面临着许多困难:时间紧、改制难、拆迁多、手续繁等等。直面困难,平遥县委、县政府和《又见平遥》团队,咬定项目不放松,30天完成13个单位的腾迁工作,60天完成一家企业的改制。

  2012年3月,大地回暖。10日,《又见平遥》项目取土动工,十天时间,施工单位每天取土方量达到2万立方米。“施工期间,各级领导几乎天天看进度,总会用平遥的‘深圳速度’来形容。”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任项目部工程总监的王在盼说。

  2012年4月1日,项目破土动工。10月16日,演员就要进场排练,留给王在盼们的时间只有不到7个月,他和他的团队倒排工期,竖起工程进度表,横轴上标记着施工日期,竖轴上记录着每一家施工方的施工进度,哪天进场,哪天“关门”,那是一个个严密的顺序,一步不能差。

  为了保证导演组的时间,场外建筑施工和场内古建施工交叉进行。施工期间,王在盼就泡在工地——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戴着白色安全帽出现在工地上。

  就这样,60天,完成古建;7个月,主体完工;9个月,剧场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

  2012年7月31日,是王在盼今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平遥的天就像漏了一样,雨一直在下,据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达到110毫米。“别的工地一到下雨,就可以休息,唯独这个工地,最害怕的是下雨。”王在盼说,因为剧场的施工面在地下6米处,一旦水排不出去就会影响建筑的基础。雨越下越大,工地的排水已经赶不上雨水的聚积,王在盼操起雨伞跑向工地。“这块场地的每一寸土地我都走过,哪儿有个坑,哪儿的土松了,我都清楚,我必须保证工程的安全。”一个上午,他和工人们架木板,抬水泵,不停地抽水,最紧张的时候,伞都扔到了一边,王在盼只有一个想法:赶紧排水。“那天心里暗暗发狠,老天爷,要不你就把我淹在这里,要不你就赶紧把雨停了。

   不保证准点下班,但保证准点上班

  在《又见平遥》团队里,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我不能保证准点下班,但能保证准点上班。

  在工程建设和后期排演期间,王在盼和他的队员们,就像一个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从2012年4月1日到2013年2月18日公演,每天加班到凌晨,一周都不能回一次家成了习惯。王在盼更是紧紧地绷着那根弦,每天凌晨四点半,别人还在睡梦中,他已经起床,用一个小时规划好当天的施工进程,预设好应急措施。

  “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的工程,有些施工单位很难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工作量,我们会帮助施工单位一起找原因,去协调好每一个环节。在这里,唯一的不变就是经常在变。”王在盼说。

  为了复原清代平遥城的真实生活,王在盼和他的团队邀请了平遥最有名的四家古建公司合力打造演艺区,以呈现一个真实的平遥;为了精确勾勒古建筑的外形与内置结构,王在盼和他的团队多次组织专家和施工承建方赴平遥各个乡镇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在王在盼的办公案头,有十几本工程日志,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足迹,这些深浅不一的脚印遍及段村、普洞、宁固、卜宜、岳壁……覆盖了平遥几乎所有的乡镇。

  场内外同时施工,声光电同步安装,演员进场排练,王在盼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息。让王在盼最担心的演艺区C区,这是一处非常空旷的“大院”,为了保证演出效果,顶部采用梁架结构,但在吊装大梁时出现了状况,大梁安装好了,一些辅助的次檩却不时地掉落,下面就是施工的工人。“安全第一,接下来是质量,最后才是进度。”为了迅速解决问题,王在盼暂停场内施工,自己走进施工场地,和工人们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就算是掉下来,要砸也先砸我。”王在盼不顾次檩仍在掉落,先从底下找问题,吊装没有问题,就爬到梁上,十多米的高度,恐高的他硬是咬牙攀上钢梁,不敢低头往下看,他一直抬起头向前看,一点一点地找问题,现场协调,现场解决。

  在《又见平遥》团队里,人人都知道王在盼和项目经理温晋珲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小库房”——他俩都有低血糖,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会出现头晕,但压力在身,他们必须赶时间抢任务,办公室的一个抽屉便成了两人应急的“小库房”,里面放满饼干、巧克力、糖果,糖低了马上就能补充。“王总每天很忙,有时候好几天都睡不好,脸色发白,没有精神,我们好几次劝他休息,但都没有用。”温晋珲说。

  回首一路走来,王在盼感叹:“我不是不病,是我不敢病,但去年一年我真的硬咬着没病。

   给山西文化转型找到契合点

  2013年2月18日,《又见平遥》正式公演,到如今,已经演出500多场,接待游客23万人次。

  2013年11月30日下午两点,当天的首场演出正式开演,150多名演员演绎了一个血脉相传的故事:清末,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赵易硕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一起去沙俄接王家血脉回家。七年过后,赵易硕连同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观众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平遥城的仁德,感受到了山西人的仗义。

  在这场恢弘的演出背后,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演员80%是平遥人,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商贩,有的是艺校毕业生,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但身上又都有浓郁的“山西味儿”——重情义、肯吃苦、认准了就决不放弃。“王潮歌导演选演员就两个标准:愿意来吗?愿意!能吃苦不?能!”王在盼透露。

  就是这些不专业的平遥人经过近半年的艰苦训练,练就了在与观众咫尺距离的精彩表演。“我们一开始就让演员定位是文化的传播者,要把晋商的诚信文化传承出去,而不只是简单的表演。”王在盼告诉记者,在镖师“死浴”的演出中,有一位女演员演了500场,哭了500场。

  这位女演员名叫朱红丽。她告诉记者,一直能哭出来,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故事中,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获得的,是别人获得不了的,我用感动的泪水换取了观众的注目,更换取了他们对平遥人仁义精神的理解。

  下午3点20分,整幕剧落下帷幕,走出穿越时空的剧场,记者耳边响起一位马姓游客的话:“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扭头西望,巍峨的古城墙静静矗立着,赵东家在库伦荒原上顶着风雪,奔跑着回家的场景依稀浮现——“一百年、二百年、我会走到家的……”《又见平遥》整幕剧表现了很多平遥的特色,那一句“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救的不是性命是血脉”,让人欷歔不已。“《又见平遥》是民族精神的传承。”王在盼说。

  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青峰说,“因为有了《又见平遥》的演出,平遥旅游悄然实现了从一日游到二日游,从二日游到深度游的转变。《又见平遥》是一个奇迹,是山西文化转型的新标杆,它把山西古老的文化推向全国。”康青峰希望这一项目的推出,为平遥、晋中,乃至山西旅游经济的改变和文化产业的创新趟出一条新路子。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