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之后市民又出“省钱招”

20.11.2014  12:12

   免费电话”真能一分钱不花吗?

  

  在“双十一”的购物狂欢之后,“免费电话”这一“省钱大计”开始悄然走进使用智能手机人群的视野,微信朋友圈中转发“微信电话本”的用户也在日益攀升,甚至同事朋友间会互相比较不同开发商推出的“免费电话”软件的优劣。

  然而,不少市民在使用、体验“免费电话”这一新鲜事物时,仍然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使用了免费电话后,真的不用掏电话费了吗?随着“免费电话”普及率的增加,今后大家打电话是否会选择不用三大运营商的语音服务呢?

   免费通话”并非一分钱不用花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市民使用较多的是“微信电话本”和“有信”两款免费电话软件。在下载“免费电话”软件到手机时,软件介绍中概括地介绍了只有双方都成为了该软件的在线好友,同时开启了2G、3G、4G网络或处于WIFI环境中,用户才能互通电话。

  “其实,免费电话并非真的免费,因为虽然通话功能不收费,但运营商会收取使用软件时所产生的网络流量费。在没有免费网络情况下仍然消耗手机数据流量,只有处于免费WiFi的环境下才能享有真正的免费。”在公司负责销售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使用手机和客户通话。“双十一”“微信电话本”推出之后,他成为了使用“免费电话”的第一批体验用户,并且还推广了自己利用“免费电话”软件省话费的“小窍门”:“如果对方不在线或者没有装这个软件,我就通过每日签到、邀请好友等方式赚取话费,现在已经赚了300多分钟的话费了。

   平板电脑下载软件后成移动电话

  当记者通过电脑和平板电脑下载“有信”时,发现网页上还有电脑版可供下载。在下载了“有信”手机客户端后,不仅能够自动同步手机通讯录,自动识别“有信”好友,好友间实现免费语音呼叫、免费发送信息、即时聊天,同时还支持与安卓、苹果、iPod、iPad等手机客户互联互通。

  “本来平板电脑是没有通讯功能的,现在推出了免费电话,我在手机没电时,就可以把平板电脑当移动电话来使用了,这让我的电脑又多了一项通讯功能。”江西师范大学的万同学告诉记者,她的智能手机经常用到晚上就没电了,这下可算有了手机的“暂时替代品”。

   运营商语音业务难替代

  “边远地区也能拨通,地域受限小”、“在网络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声音会断断续续的”、“通话质量不高,对方说听到的回声很重”……记者在“有信”免费电话的评价详情中发现,大部分使用过的用户都较为满意,但是仍旧有不少用户表示通话质量比运营商语音业务要差不少,希望软件开发商能进一步解决通话障碍方面的问题。

  此外,据腾讯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在2G、3G或4G网络下使用“微信电话本”,通话60秒消耗流量约300K,产生的资费以及上网流量费用均由各大运营商收取。从现在的流量资费来计算,1K流量约为0.0001元至0.0005元之间,光开启网络流量下通话60秒就花费了0.03到0.15元。除了通话需耗流量之外,在使用网络时,“微信电话本”成功注册后首次自动备份联系人,还要再消耗少量流量,备份300个联系人大概花费流量60K。

  “从我平时打电话的习惯上来说,我还不能接受这样限制条件很多的的通话方式。用户要先下载了软件,加对方为好友,打开了流量,才能开始拨电话,流程太复杂了。”市民柳先生认为,在无免费WiFi的情况下,使用免费电话在费用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记者 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