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年:“强制收编”打车软件是权力耍横

21.03.2014  11:12

  继禁止早晚高峰使用“打车软件”之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再出狠手,要求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与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家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进行对接。(3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强制收编”何患无词。打车软件是不是向有关部门说的那么“”,不得而知,但之前的舆论已经做足了文章,给人的印象打车软件就是一根“搅屎棍”,严重扰乱出租车市场秩序,必欲除之而后快。

  现在可好,上海有关部门终于如愿以偿。在之前实现禁止早晚高峰使用“打车软件”的梦想之后,现在又把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软件“强制收编”。问题是,上海有关部门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打车软件”是影响出租车市场秩序“罪魁祸首”的情况下,就采取强力收编的办法,不但出租车司机难以认同,就连公众也是狐疑满腹。

  因为在关乎公众利益的问题上,权力部门的每一次决策都不能妄为,必须有民意支持。“打车软件”到底是好还是环,应该由公众说了算,而不能关起门来想当然。即使要收编,也应该招开听证会,让民意作主。

  程序正义是公平的前提,“强制收编”连基本的程序都不走,何来公平可言?权力一耍横,百姓就遭殃。“强制收编”是否像某打车软件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说的,要求与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对接的目的是为了“收租子”,需要工信部介入调查后给出明确答复。

  有关部门真是替百姓着想,也不能“相相煎何太急”,“强制收编”既是一种懒政思维,也是一种人治思想,反映的是暴政,与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格格不入。

  “强制收编”是不是与民争利,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期待工信部的调查后能为公众廓清迷雾。只有对权力谋利采取零容忍,才能使出租车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