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年:让学生过圣诞,天不会塌下来!

26.12.2014  11:34

  每年的圣诞节都会引起两方的争论。一边说: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东西,同时还能促进消费,应该过;另一边说: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自己的传统节日。昨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12月25日华商报)

  圣诞节到底该不该过,这些年确实成了国人争议的焦点,其核心问题是,一部分人担心,如果让年轻一代过圣诞节,那么就会造成下一代人崇洋媚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丢失,这样国将不国。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抵制住洋节,才算真正守卫住了传统文化。但笔者以为,这是螳臂当车,不但与事无补,而且还会徒增笑耳!因为衡量洋节该不该抵制,不能只看是不是“泊来品”,更重要的是看其是不是有益的,有利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这才是科学的也是最终的衡量标准。

  “泊来品”未必都是不堪的,拿文化来说,有西洋音乐、外国文学,我们许多人如今穿的西服也是“泊来品”。即使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我们也离不开外国的东西,比如,胡萝卜,沙发,汽车等。难道说这些东西我们都要抵制吗?国人也没有因为接受这些先进的文化而全盘西化,反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和好处。

  年轻人和孩子过圣诞节,无非只是图个乐呵,与西方文化扩张无关。其实西方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为什么只有圣诞节能在中国扎根,说明圣诞节在我国年轻人中具有文化认同性。中国的春节这几年在外国也很流行,我们并没把洋人“中化”,也没有受到洋人的任何抵制。

  所以,西安一高校平安夜封校的举动是不理智的,也是可笑的。因为封得了学生的身,却封不住他们的心。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即使学校组织他们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正像一名学生家长贺先生说的,“孩子今年大三了,已经20多岁,过不过这个圣诞节,起码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学校这样一刀切,管理上有些简单。

  校方的心情可以理解,其目的是要弘扬传统文化,如校方团委官微回应的“勿忘祖国传统”。但对外来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能全部拒之门外,如果是健康的,对青年学生有益的,那么,我们就不妨大胆地“拿来”。这才是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