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疗 不妨试下中医辨证疗法

20.11.2015  20:02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域性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那么,中医辨证如何治疗反倒性食管炎呢?

   食管炎典型症状有食道粘膜水肿充血,咽喉疼痛,心口灼热痛,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进食呕吐,食管反流症状,嗳气等,具体症状如下:

  1、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在进食多时尤为明显,并与体位有关,严重者可放射到颈部、后背、胸部,有时酷似心绞痛症状。

  2、食管触诊敏感,颈前部食管触诊疼痛:前腹部触压,可引起食物反流。

  3、吞咽困难,吞咽时表现痛苦,并大量流涎:或发生呕吐,呕吐物有时带有血液。吞咽数次后常拒绝采食。

  4、反流:常于餐后、晚间睡觉前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及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另可有恶心、暖气、打嗝、烧心、腹胀、吞咽时不适感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因食道糜烂引起消化道出血。

  5、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口鼻周围附有黏液。发生慢性食道炎时,体重逐渐下降。

  目前反流性食管炎内科治疗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等。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根据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将“烧心病”分为以下几种中医辨证进行治疗。

  1、肝胃郁热证: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肋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

  2、肝胃不和证:证见反酸嗳气,两肋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3、脾虚气滞证:证见反酸或泛吐清水,胃脘胀满,胸骨后隐隐作痛,嗳气则舒,食欲减退,大便不调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此为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治宜健脾消胀 ,和胃降逆。此外还包括脾胃虚寒、气虚血瘀证等。

  4、针灸治疗包括体针疗法,主穴为内关、足三里,备穴为肝俞、胃俞、上脘、公孙等,耳针主要包括取神门、胃、食管,中度刺激并留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