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经验推助新发展 “十二五”时期江西民族经济工作简述

19.02.2016  19:28

  2015年江西民族经济在艰难中向好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民族和睦、社会和谐来之不易,30多年来同全省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和大差距的态势宣告结束。民族乡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之喜(约11000元),基本赶上了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全省上下对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舍得给最好的政策、给予大力的扶持,使民族地区经济连续五年强劲向上,花开沃野,社会事业连续五年健康发展,别样火红。

  一、立足农业抓农业,破解单一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了增产增收黄金期到来。

  “十二五”期间,江西民族经济走出结构单一困境的经验是:不强扭跳出农业抓发展,而是顺势立足农业抓农业,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和自然禀赋发展规律,以结构单一换取品种多元提质增效补齐发展短板。从“十一五”期末起,全省民族乡村狠抓30万亩毛竹林、油茶林低改复垦和5万亩新品种油茶推广开发,形成农业稳增长半壁江山;狠抓8个民族乡和20多个民族村农田综合开发,大力提升了土地质量和效能;狠抓赣南民族乡村荒山荒坡万亩果业立体开发,使庭院经济和特色经济互补发展;狠抓以茶叶、苗木、蔬菜、药材为龙头的“一村一品”系列开发,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这一系列举措,打破了水稻、养殖两头独大的格局,农业单一结构逐步被多元混合格局替代,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多源多元。多品种农业开发百花齐放,用农业发展来破解单一经济结构性矛盾,民族乡村迎来了农民持续持久增收的黄金期。

  二、立足自我发展、特色发展,民族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每个民族乡的发展基础不一样,每个民族村的发展条件不一样,每一户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方向不一样,是民族乡村扶贫攻坚工作最应掌握的基本要领。无论是灌水式扶贫、输血式扶贫还是造血式扶贫,江西不懈坚持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自我发展和特色发展,不搞大合唱,不搞整齐划一。“十二五”期间,江西出台扶持民族乡村发展的政策注重接“地气”、接“家气”。比如,鼓励民族乡在园区招商注重吸附经济区域功能,开发自身优势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不是什么商都招,什么厂都办,什么项目都上;鼓励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村一品”推广注重产业与气候相宜,不搞水土不服的产品,不搞少数民族群众陌生的开发;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创业致富注重循序推进,不一夜之间把农民由外行转为内行,注重挖掘内生动力、培育一技之能。使他们八仙过海、舟楫不同又能各显神通。

  针对民族乡村返乡创业人员逐年增加,外出务工人数开始触顶递减的趋势,江西把民族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变成帮少数民族在家门口找产业、在附近找市场的行动。在优势产业做优、万家产业做大中催生新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市场占有的竞争力。2015年全省民族乡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0多个,新增创业人员3200多人。2010年民族乡村还只是分散种植茶叶,挑着茶叶到企业卖农产品,2015年已有400多户少数民族群众与品牌茶叶生产商基地企业合作,实行股份分红分成,年均收入户增3000多元。2010年民族乡村苗木花卉产业也只是“小女初成”,2015年已有200多人把村里的苗木花卉演绎“进城上路”的传奇,全年订单业务有一个村就做到了500多万元。2013年,民族乡村还不知道“快递”是什么东西,2015年已有4个民族乡,8个民族村依托网络平台,有了自己创新的电商经济,优势土特产品初尝“一网天下”的美味。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底,江西民族乡村农业创业创新人数超过5000多人,他们正在用技能智慧、市场信息、资本优势引领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自己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三、舍得给最好的政策,才能为民族乡村发展带来最大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江西民族工作朝着“做得出彩、闯得出去、叫得响亮”的目标向前推进。形成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关键,领导小组协调运作作为平台,出台政策文件作为抓手,省直部门互动创新作为动力的民族工作新常态。年年都有最好的政策在民族乡村落地,年年都有新的变化在民族乡村出现。五年来民族乡村农业综合开发先行一步,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水利设施建设提前一步共投入资金1.5亿元;乡村公路建设抢先一步打通了所有的“”公里,接通了所有的“断头路”;林业综合开发领跑一步,注入资金7000多万元,完成了所有成片毛竹林和经济林的垦复和养护。全省8个民族乡近30个民族村获得此类专项政策扶持资金高达2.5亿多元。给了好政策,再打组合拳,江西开展对口支援民族乡村实行省、市、县三级叠加,五年来,80%以上的民族村被对口支援工作覆盖,配置对口支援资金1.5亿多元,这一系列好政策使江西民族乡村快速走出了发展洼地,发展连年提速换档,人民群众收入连年跳级刷新。

  四、干部共谋成为百姓共识,才能激发贫困少数民族群众自信脱贫致富的动力。

  干部贡献一份力,百姓闯出一片天。从基层干部自己干、群众站在一边看,到干部教着群众干、群众应付跟着干,江西民族乡村发展的初始阶段,一度处于发展缺乏推力、缺少动力的胶着状态。“十二五”期间,江西把培植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和领头奉献意识,激发少数民族群众自主脱贫、自信脱贫的意识作为民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逐年用政策优惠和感情添加召回在市场闯荡有经验、有技能、有思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挑担引路。从2013年起,30多位新上任的村支书、村长用自己在市场上学来的技能和经营策略孵化成群众发展的谋略,形成了干部群众拧在一起干得热火朝天的局面,大大激发了民族村经济发展的人气,干部乐意,群众愿意,既有推力,更有动力。到2015年,全省已有40多个民族村、100多个民族村小组形成了干部群众捆挷发展的新型经济体。最大的变化是家家手头开始宽裕,最可喜的氛围是个个干得心里安逸,愿意脱贫、乐意脱贫、自信脱贫成了扶贫攻坚奔小康的新引擎。

  五、精准发力,一个家庭都不能丢,精准扶贫,公平发展才能有新方向。

  “十二五”期末,江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由“十一五”的1.2万人减少到3500人左右,这为民族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决胜阶段提供了现实可能,同时,发展滞后依然是民族乡村扶贫攻坚战决胜阶段的主要矛盾。政策扶贫、社会扶贫、产业扶贫、行业扶贫多种模式精准发力,各有所重,才能做好精准扶贫这篇文章。面对3500名贫困人口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从2016年起,江西摸清贫困阶层、贫困程度、贫困类别的具体情况,尽量减少社会兜底的负担,朝着贫困少数民族人口不愁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出行便利有基本保障的总体目标,实施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扶贫攻坚战略,确定了“十三五”全省30个民族村组为精准扶贫示范带动,通过每户建档立卡,每人登记造册,精到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准到符合村情,符合家境;细到五年扶持连续,四季帮扶不断,坚决把少数民族贫困再发生率控制到2%以下。一是补产业、就业短板,企业不仅进得来还要办得下去,产业既能扶起来,还要强起来,就业既能找到地方,还要有好的收入;二是补技能教育短板,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伸长手脚,使贫困少数民族走出技能差、技术低困境,走出贫困、自悲、缺乏自信,不敢自主创业的困境,实现技能智能创业、自主自信致富;三是补特殊贫困人口创业致富的短板,既最大程度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创业可能,又通过乡村经济壮大,直接让他们分享发展红利,初步形成收入不足福利补,体能缺陷技能补的好模式,绝不让特殊贫困群众拖全省奔小康的后腿,更不能让他们在奔小康路上掉队。

  (供稿:马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