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升级看南昌——“水都梦”正华丽绽放

02.01.2015  11:09

里洲人行步道桥

  赣江穿城,湖光滟潋,市城区水面面积占27.3%,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水质在全国数最优城市之一……南昌因水而生,缘水而兴。水多、水美,是南昌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也是南昌作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南昌以空前的大思路、大手笔、大力度、大规模推进实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随着象湖抚河清淤截污工程、赣江景观风光带工程等一大批治水工程陆续实施,南昌的“水都梦”,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建设进展

   水都”建设三年实施14项重大工程

  2011年,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建设“鄱湖明珠·中国水都”重大战略部署。2012年初,南昌市政府出台“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水都”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建设江湖互济、河湖相通、水系健康、水量充裕、水质优良、水城交溶、人水和谐,具有南昌地域特色的滨水城市。

  据市水务局副调研员罗建华介绍,“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工程,建设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据规划测算,整个“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预计静态投资370亿元左右。自2012起,“水都”建设先后实施了14项重大工程。

  其中,九龙湖防洪大堤工程、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象湖、抚河清淤截污工程、赣江市民公园三期、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玉带河清淤截污工程、西桃花河(水厂路以北)整治工程、南昌市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毛江口水系改道工程、南昌市城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等10项工程基本完工;幸福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白水湖综合整治工程、富大有堤延伸工程等3项工程已经开工,进展顺利,只有扬子洲路堤结合工程正在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将军渡闸1月底前将全部完工

   象湖 抚河 清淤

   结合景观工程建设南昌“新名片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象湖、抚河的负担也日益加重,受污染情况严峻,水质令人堪忧,迫切地需要对整个沿岸动“大手术”。2012年12月,作为“鄱湖明珠 中国水都”建设的开篇之作,象湖、抚河清淤截污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南起昌南大道,北至滕王阁西侧的新洲闸及新洲电排站,主要为截污箱涵施工,全长约14.6公里,主要沿象湖、抚河东西两岸岸线及现状挡土墙布设,总投资约6.1亿元。

  经过一系列的清淤和箱涵铺设,如今象湖内湖水已重新恢复到景观水位,象湖东岸正在进行景观提升。在抚河公园抚河桥至海关桥段,一座徽派廊桥横跨抚河,桥梁主体采用廊体布置,桥上部实木廊亭雕刻工艺精湛。除了可供市民骑行之外,桥上还设置了行人座椅,方便来往市民休息、赏景。

  “我们截污的方式是沿着整个象湖抚河两岸建设截污箱涵,把所有的排污口接入箱涵中,居民生活污水可以进入污水处理厂,通过处理以后,再将达标水体排入象湖抚河。”南昌水投总工程师姜涛表示,工程还新建将军渡闸污水泵站1座,改建现有孺子桥污水泵站、海关桥污水泵站、朝新路污水泵站3座,新建新洲闸前调节池和新洲电排站前调节池2座。

  据介绍,目前,将军渡闸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道路恢复,1月底前将全部完工,确保春节前恢复交通。“截污工程实施后,象湖、抚河受污染的情况将得到大改善,水体的水环境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提高,结合景观工程的实施可形成南昌市一个新的风景区,成为南昌市的一个新的风景亮点,塑造南昌市的一个新的对外名片。”姜涛说,“届时,市民可以从滕王阁步行、骑行到象湖,将来甚至可以到梅湖。

赣东大堤风光带将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赣东大堤风光带

   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水岸舞台

  波光粼粼的赣江水面、绿意盎然的人行步道、美轮美奂的欧式建筑……漫步在初见雏形的赣东大堤风光带,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很难让人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

  打造亮丽、协调的水景观,营造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是“水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赣东大堤风光带工程项目的建设正是打造“鄱湖明珠·中国水都”重要点睛之笔。赣东大堤风光带工程项目北起滕王阁南侧新洲闸,南至生米大桥桥头立交,全长约8km,用地面积约135万㎡,由岸线整治与景观绿化两大部分组成。概算总投资约9.5亿元,其中岸线整治约2.06亿元,景观绿化约7.45亿元。

  “我们设计将8公里长的赣江岸线划分为文化创意、城市生活、大桥湿地三大片区,重塑后的岸线将打破原先近水不亲水的各具,真正做到‘还江于民’,为市民提供一个缤纷的水岸舞台。”项目负责人游利君告诉记者,“景观绿化工程计划2015年年底完成,春节前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朝阳大桥至南昌大桥段将全面开工,春节后南昌大桥至滕王阁段将全面开工。

  据介绍,该工程是南昌市打造“一江两岸,双核拥江”核心景观工程之一,其实施后,将成为展示赣江独特文化内涵,形成旅游、休闲品质的亮点景区,可实现赣江岸线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开发,滨水景观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保障堤防稳定安全,形成水体—堤防—滨江路一一建筑(环境)四位一体的滨水地区景观环境。

梅湖水系截污工程可有效改善梅湖水系水质

   梅湖水系截污

   配合梅湖景区改扩建打造5A级景区

  南昌市梅湖水系位于青云谱区昌南大道南侧,东起赣抚平原西总干渠梧岗闸,西至施尧路,长约7.6公里,宽20~150米,是南昌市昌南城区内重要的景观水体及周边区域雨污水的受纳水体。

  梅湖水系属南昌四大水体系之一,位于象湖、抚河水系的上游,作为连接象湖、抚河及西总干渠的重要通道,水系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象湖、抚河。为了在源头上截污,2014年1月,南昌启动梅湖水系截污工程,工程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管道截污及岸线治理。其中河道清淤约32万立方米,截污管道、箱涵约10公里,排水明渠约3.7公里。工程总投资约7.2亿元,其中工程费约3.5亿元,计划2015年12月完工。

  目前,梅湖水系河道清淤于2014年5月结束,工程B线截污管道、箱涵铺设全部完工,工程A线已完成10%。“经过截污治理,可以有效改善梅湖水系水质受污染的情况,使梅湖景观水质达到市内地表水标准,市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城市品位。”项目负责人介绍,梅湖水系截污工程将配合梅湖景区改扩建工程进行景观提升,结合江西省第四届花博会项目,使梅湖景区达到国家5A级景区标准。

   未来展望

   构建中心城区“九龙串十珠”水系格局

  “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据罗建华介绍,虽然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建设的道路还很长。在下一步的建设中,要以河湖连通为基础,紧扣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建设目标要求,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河湖连通方面,联通赣江、抚河、玉带河、乌沙河和瑶湖、艾溪湖、青山湖等10座湖泊,构成中心城区“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的空间水系格局。

  水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点源控制和生物治理、人工湿地相结合等手段,实施青山湖、艾溪湖、东南西北四湖水环境治理等17项重点工程。水生态建设方面,以梅岭为核心,以赣江为带,以乌沙河、抚河故道、玉带河、青山湖艾溪湖瑶湖为廊道,以青山湖、艾溪湖、瑶湖、象湖、前湖为节点,打造“一核一带五节点”的市城区水系生态安全格局网络。水景观建设方面,以赣江为轴心,打造一江两岸门户风光带;以城市内河内湖为点,凸显水都特色文化生活。水文化建设方面,依托河湖周边资源,建设一批传统文化主题水体公园,同时开发一批富含现代水文化特色的水上文化活动,弘扬历史水文化,建设现代水文化。水经济建设方面,着重发展水科研、水文化创意、滨水房地产、水都旅游、水上运动、水运物流、水市场等产业,以水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南昌的“水都梦”,梦正酣。一座秉承资源自然禀赋,水安全保障,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发达的南昌城市新形象,在不久的未来将梦想成真。(记者 郑小波/文 王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