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地产 壮大县域经济

14.10.2015  16:59

  ●靖安县政协

  近年来,靖安县委、县政府以创建5A级景区为主线,全面提升“白云深处,靖安人家”品质,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举措,十分符合靖安的实际。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低迷时期,为此,县长江伟斌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旅游地产新突破”的工作要求。为破解困境,探索地产发展新模式,县政协按照“做强经济、做旺人气、做活文化、做美环境”的定位,就靖安发展旅游地产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靖安旅游地产难题亟待破解。一是旅游地产建设没有全县的规划指导,造成建设随意和无序,增加了调规和用地的难度;二是存在旅游地产项目圈而未建的情况,比如香樟林、武侠园项目签约都是好几年,至今还未正式开工建设,远远超出合同约定时间;三是管理缺位,农民违规用地建小产权房现象严重,农民私自交易房屋产权时有发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政府税费收入流失,这种现象必须立即依法制止,不能等生米煮成熟饭,积重难返;四是一些适合发展旅游地产的地方,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滞后;五是人气不旺,同时接待能力又跟不上,制约了旅游地产做大做强;六是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为此,我们建议:

  政府主导,高位推进。成立高规格旅游地产领导工作机构,高效、全面地推进此项工作。摸清全县适宜发展旅游地产的家底,并将适合旅游地产的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农户闲置的老宅基地资源整合收储,并包装成项目。根据各乡镇各具特色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历史人文,科学编制全域性及区域和差异性旅游地产专项规划,并严格依规划实施。没有符合规划的项目一律取缔,坚决做到规划先行。同时做到先行试点,树立典范,逐步推进。还应明确旅游地产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平衡县、乡、村、组、农户的利益来出台旅游地产的政策,让旅游地产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政府还可组建旅游地产投资集团,进行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以及对外的整体招商。并做好整体包装推介,把靖安创建5A景区的名片——旅游地产推介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靖安,向往靖安,置业靖安。

  共识共为,服务地产。国土、林业、建设、环保等部门根据旅游地产规划,提前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林地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为旅游项目及旅游地产发展留足空间;农业、林业、公路交通、水务、环保等部门积极向上争政策、争资金,对接好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做好旅游环境的综合整治,使来到靖安游客既欣赏到优美旅游风景,又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氛围;宣传、旅游等部门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和各种媒体及系列活动,共同做好5A景区的创建及旅游地产的宣传推介工作。此外,还应继续深入开展争做“三好”靖安人活动,以全县干部群众为主体,大力培育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三好”靖安人,持续提升靖安人的文明素质,让每位靖安人都成为一张宣传靖安的形象名片。

  大胆探索,破解瓶颈。当前旅游地产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于用地上,在于发展的理念上。在用地上,一是可以采取包装项目列入省重点争取用地指标;二是县政府在全县固定的指标中切块安排一部分用地指标用于旅游地产项目;同时鼓励乡镇实施增减挂,用足用活土地政策;三是整合一批国有建设用地,如林场、供销社、粮管所等闲置用地;四是整合一批集体建设用地,如村部、礼堂、老宅基地等闲置用地。在发展理念上,要选择有实力、有理念、有想法的客商,使项目建设与资源禀赋相得益彰,不能辜负优美的山水。以“得”为本,做活靖安。一是得人气。将华东理工学院等已签约项目迅速切入地产,围绕县城做文章,让县城成为大学教师的生活区;还可瞄准南昌的大机关、大专院校及大财团招商,让他们建校、建园、建区。二是得人才。在推动旅游地产的进程中,政府或企业拿出一定数量的优质房源,吸引各类名人、专家、学者,引起轰动效应;支持鼓励让成功人士落户到村、组,实行精英计划,给靖安带来先进理念、创新思维和社会文明。三是得实惠。发展旅游地产,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聚集人气,更可以得到大实惠。以恒茂为例,除土地收入外,仅211亩土地可为高湖镇创造直接税费近亿元,并将带来长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