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听民意、看变化、促发展——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文章选登之五

11.03.2015  14:15

 

新常态下农民如何增收致富

 

省工商局  陈福恪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增收致富?带着这个问题,春节,我回到家乡奉新县仰山乡坛下村进行调研。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落,距县城65公里,全村1000余人,主要产业是毛竹和水稻。近年来,随着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村民增收致富积极性高涨,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呈现出许多喜人的景象:一是增收致富的基础更加坚实,二是增收致富的方式更加优化,三是增收致富的效应更加明显。

  但许多村民也反映,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放缓,给村民增收致富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是伴随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铝合金加工等行业经营收入直降。同时,沿海一些工厂关停,村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二是留守老人儿童问题影响村民外出的积极性,许多村民想回乡创业,但又无从下手。三是在家从事苗木、养殖等行业的村民,受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经营积极性受挫。

  新常态下农民的增收致富之路如何越走越宽?首先仍然要坚持走出去。一要大力发展工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针对农民就业创业喜好“近亲繁殖”的特点,引导形成更多“资溪面包”、“安义铝合金”等有地域特色的创业群体品牌;农民要破除小农意识,提高自身知识技能。二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从高考、就业、户籍等方面多管齐下,拆除城乡篱笆,方便有能力的农民自由迁徙,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挖掘农民的消费潜力。要加大县域经济发展,使农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兼顾家庭,避免留守老人儿童问题。三要大力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产出效应,让更多的农民从简单低效的农活中转移出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序引导村民回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

 

                    【《江西日报》综合版(2015年3月7日B3版)选登】

 

农民向往的新农村建设

 

省地矿局  郭  斌

 

  我的老家在上饶县罗桥街道樟村。春节,我驱车沿着国道转入村子,原先窄窄的山路已是宽敞的水泥路,这得益于国家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公路工程。翻过山冈,一条高铁出现在远处,宛如彩虹挂在天空,这是沪昆高铁。

  在村委会门前,一群老乡正高兴地交新农村建设款,每户4.5万元,每户可以有110平方米的住房建设用地,统一规划。他们是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的搬迁农户,原先依山建的农房发生过山体滑坡,政府决定,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村庄统一规划,整体搬迁。因政策利民,搬迁十分顺利。

  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区,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建筑呈现在眼前。这里原先是一块高地,种植农作物时供水比较困难的区域已被推平,整齐划一。一期搬迁户已入住,三层半的房子造型统一,整齐漂亮。门前的道路由村统一修建、水泥硬化,统一放置绿色垃圾箱,二期已在建设中。

  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搬迁户较多,规划区域不够,于是就向外拓展空间,直接占用优质农田;二是整体搬迁后,原先的农户住宅土地没有统一规划利用,造成浪费;三是一些在外或在县城购买了房产的农户也回乡要求搬迁;四是村经济没有主要来源,没有村办企业,村民只能长期在外务工,发展后劲不足;五是农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大部分处于荒废状态;六是文化建设滞后。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统一规划利用原农户住宅土地,尽可能平整恢复为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育村经济发展新亮点。可利用离县城近的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水果、大棚蔬菜等,为城市提供绿色食品,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

               【《江西日报》综合版(2015年3月7日B3版)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