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解读南昌县百强再进位之产业篇

10.11.2014  10:32

    编者按: 追逐梦想,是一条砥砺奋进的拼搏路。从“加快建设赣鄱第一县,奋力拼争全国五十强”,到“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发展目标的调整轨迹,也映衬着南昌县追梦、圆梦的历程。每年稳健进位的背后,正是南昌县思变谋变、发展升级的不懈探索,正是南昌县以民生为先、不断改革创新的孜孜追求。本网特推出一组三篇稿件,分别从产业发展、改革创新、服务民生三方面解读南昌县百强再进位之道,以飨读者。

    【第一篇】

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

——南昌县百强再进位勇当发展升级“排头兵”之产业篇

    新华网江西频道11月10日电(曾艳芳 胡敏华)面对经济新常态,南昌县乘势而上,自我加压,主动跳出“首府首县”的光环,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全国的坐标系中去定位、去比拼。致力于产业升级不动摇,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要求,一区三园拓平台,扩量提质优产业,招优引强抓项目,争当全省发展升级“排头兵”,县域经济发展演绎出进位赶超的“加速度”。

    一区三园拓平台:从“一枝独秀”到“齐头并进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发展工业的主平台和主战场就是工业园区。

    南昌县抓住大中型企业退城近郊的机遇,在一片沙丘、荒滩上建立了小蓝经济开发区,2006年3月成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7月升格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小蓝经济开发区以全县1%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县40%以上的税收。

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南昌县并没有就此止步,南昌县人很清楚,要在全省发展升级中领先领跑,仅靠一个小蓝经济开发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借助区位优势,打造多个与小蓝经开区和省会城市南昌配套的工业集中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南昌县的发展才能跟家稳定快速。

 为此,南昌确立了“一区带多园、园区带全县”的发展思路。以小蓝经开区和向塘物流园、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南新滨江工业集中园为主战场,将更多工业、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的压力向工业园区传导,通过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平台。

    今年以来,小蓝经开区全面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优化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三大主导产业布局。实施土地增效工程,制定工业用地标准化制度,试行“零地”技改,推动增资扩股,嫁接优质项目,实现存量再造。确保小蓝经开区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

    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南新滨江工业集中园按照产业化整体推进模式,围绕小蓝经开区形成的支柱产业配套引进相关企业,完善产业链。

    如今,“一区三园”已成为引领南昌县工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平台。目前“一区三园”已初步梳理出今年推进的工业项目130个,总投资额约27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4个,续建项目50个,增资扩产项目6个。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