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献余热 服务“三农”作贡献

22.08.2014  11:37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做好“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坚持不懈为“三农”服务,把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老科协科技、人才优势,创新思路,拓宽领域,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倾心尽力服务“三农”,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的好评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以创建、巩固示范基地为抓手,典型引路服务“三农

创建示范基地是老科协服务“三农”的好形式。2008年,在省、市老科协、科协、组织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争取到把大塘埠镇仓前村列为“省级党员科普致富示范村”创建村。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把握这一机遇,在县委、镇党委的领导下,协助村党支部制定了三年目标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其间,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利用仓前村这一示范基地,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组织市、县农技专家,举办春季、秋季服务“三农”农技培训班,分别就脐橙、油茶、水稻、蔬菜等作物栽培和水产养殖、生猪饲养等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同时,设立了科普专栏,与县农函大联合举办百人规模、学制一年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外,还组织医疗专家送医送药,进行义诊。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810余人次,发放资料5400份;开展义诊,诊疗240余人次。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党员的带动下,仓前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科学种田蔚然成风,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人均年收入由2008年的3100元增长到2010年的7000余元,实现了翻番。为此,该村于2011年6月通过验收被命名为“省级党员科普致富示范村”。

此后,在市老科协领导的悉心指导下,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认真抓了仓前村示范基地的巩固、发展、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示范机制,增强其幅射功能,推动农村党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动与县农粮部门联系,请求他们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仓前示范村以大力扶持。同时,帮助该村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承包政策,积极引进资金、品种、技术。目前,该村已形成辣椒1000余亩、大棚良种西瓜200亩、莲子150亩、油茶1000余亩、水产养殖60亩的规模,201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8000余元。示范基地的巩固、发展,幅射带动了周边的铁石口、小江、小河、嘉定镇等乡(镇)和合兴、新龙、贵兴等村的农民群众科普致富。

二、以建言献策为载体,理论指导服务“三农

建言献策是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有效形式,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服务“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建言良策,为当地党政领导决策和农民群众科学种田当参谋,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近五年,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员共撰写涉及“三农”的调研献策38篇,有14篇得到各级领导批示,被采用率达36.8%,其中,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的1篇,省级领导批示的1篇,地厅领导批示批复的3篇,县领导及部门批示批复的9篇。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连续多年被评为省《三实农技》先进组稿单位,去年又被评上,会员肖厚锟被评为优秀作者,其建言文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确保“稳粮增产,稳中求进”》被评为优秀作品。

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顾问袁守根是位脐橙专家,他见证了赣南脐橙的发生、发展,矢志不移研究脐橙产业。他于2012年就赣南脐橙喜获丰收,向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报喜,同时就加快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一事向中央领导坦诚建言。2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亲自回信批示,使广大科技人员和果农深受鼓舞和鞭策,赣南红土地上掀起新一轮“加快脐橙产业发展的热潮”。随后,他又撰写了《关于赣南脐橙产业取得更大发展的建言》,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分别被省《老科协通讯》和《三实农技》刊载。2013年元月,他就向西班牙引进脐橙良种与选育写信向市领导建言,得到冷新生市长和刘建平副市长批示,为市果业局采纳。今年3月他又领衔撰写了《关于持续抓紧抓实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建言》,县委书记张逸同志亲自批示,要求县果业部门具体实施;市老科协还将该文向市科技部门作了推荐。协会顾问肖公信不辞劳苦,带领农业专委会课题组的会员们,深入乡村,认真调研,先后撰写了《关于稳住种粮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关于我县重点推广十个早稻品种的建议》和《关于我县发展家庭农场的几点思考》等涉农建言,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由县有关部门采纳。

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客座成员、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讲师团副团长、高级农艺师刘钖是位果业专家,他在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关于脐橙树冬季和春季管理技术要点的建议》等十几篇果业生产技术建言文章,为我县果业生产倾注了心血,深受果农欢迎。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讲师团成员、高级农艺师万士立是县里的水稻专家,有先后二次随团出国农业援外的经历。他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我县中晚稻宜推广优良品种的建议》等近10篇水稻种植调研建言文章,热心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水稻,得到领导的好评和稻农的称赞。会员王修森、胡修富是退休的林业工程师,他们一直关注我县的油茶生产,凭着他们长期工作积累的林业生产经验,撰写了《关于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等多篇油茶生产调研建言,得到了领导和林业部门的重视,对发展我县油茶生产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此外,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肖后锟撰写的《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确保“稳粮增收、稳中求进”》一文也得到了时任县长邱建军同志的批示肯定。

这件件建言良策,饱含了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彰显了他们热心服务“三农”的拳拳之心和默默奉献的报国之志。

三、以科普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为依托,骨干带动服务“三农

在服务“三农”工作中,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始终充分发挥科普讲师团成员和科普志愿者的骨干作用,配合“三送”和新农村建设,组织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早在2008年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就成立了科普讲师团,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2013年新增8人充实了队伍,同时选拔25名会员加入全省科普志愿者行列。科普讲师团和志愿者的成员大部分是农、林、水、医专业的专家,他们专业知识厚实,实践经验丰富,甘于敬业奉献。他们主动积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山岭、水塘,想农民群众所想,急农民群众所急,帮农民群众所需,举办水稻、蔬菜、甜玉米、烟叶、半夏、草菇、脐橙、油茶栽培和水产、养蜂、养猪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农技咨询服务,编印发放农技资料,使农民群众听得进,用得上,直接受益。同时,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还组织医卫科普志愿者下乡为农民群众送医送药,免费为他们看病治病。组织文艺宣传队送戏下乡,演出反映新时代、新观念、新科技的文艺节目,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近5年来,共举办实用农技培训班32期,受训人数3800余人次;科技咨询3300余人次;发放农技资料11200册(份);推广农技成果2项(脐橙节水灌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产生经济效益超百万元。开展义诊16次,接受诊治1250人次,发放医疗保健资料2400余册(份),送戏下乡演出5场,观众1500余人。

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普讲师团副团长刘钖发挥果业专长,下乡镇,到村组,进果园,入农家,现场讲课,释疑传技,受到果农青睐。今年3月,他受到市老科协表彰,被评为市“科普讲师团先进工作者”。今年3月,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顾问袁守根带领科普志愿者分赴安西、油山、古陂等6个脐橙种植大乡(镇)果园,普查脐橙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并指导果农做好黄龙病的防控工作。由刘钖、袁开卓等一批农业口的科普志愿者创办的“农业科技咨询服务部”,实行周一、四派农技专家值班,接待农民农技咨询,为农民解答农业生产技术难题,为农民科学选种育种、作物栽培、施肥灭虫献计献策,上门求助的农民络绎不绝。目前,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技咨询服务部”影响不断扩大,已幅射延伸到大阿、西牛、大塘埠、安西、铁石口等8个乡(镇)。

科普志愿者陈明光是我县著名的中医专家,每次下乡义诊都被求医求药的农民围得水泄不通,他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诊治疑难杂症,开出灵方妙药。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医卫口科普志愿者胡素芳,是县里知名的妇产科专家,在下乡义诊时,碰上一位孕妇难产,她迎难而上,以娴熟的医术为其接生,使婴儿平安生产,产妇脱离危险,家属感激不已。2011年,信丰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在油山镇长安村义诊时,发现一位农民表嫂年纪不大却血压异常高,但她自己浑然不知。专家们便耐心地给她讲解高血压的危害并提出治疗建议,当场送药给她,告诫她要科学用药治疗,切忌掉以轻心。这位表嫂很是感动,感谢专家们说:“幸亏你们诊断出我的疾病,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类似这样的事情,枚不胜举。

桑榆晚景休闲少,日落红霞尚满天。”服务“三农”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定不辜负党对我们老科技工作者的关心与期望,再接再厉,积极进取,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