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扭转

13.01.2015  19:55

  这里是北京市月坛南街38号院西墙的一个门脸,没有武警把守的玻璃门推开就能进,里面一个微笑的工作人员招呼着来者在一个触摸屏上选择服务窗口,窗口前,坐着同样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

  “像个银行”,一位恰好在大厅里观摩的企业人士发出感慨。这里就是今年1月1日才正式运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

   让神秘面孔变透明

  国家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办事,需要提前到网上申报系统中填写,进行信息登记后,预约现场受理时间,再来递交材料或者邮寄材料。

  在触摸屏上有11个窗口选项,每个窗口都各司其职,例如1号窗口受理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9号窗口受理国家能源局行政许可事项,11号窗口提供综合咨询服务等。

  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今正成为透明化办事的典型。

  在这11个窗口都有前台和后台工作人员,与一般银行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玻璃窗隔开,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人面对面直接接触。早在2014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就开班对政务服务大厅人员进行了培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强调“不做则已,做必做好”,并提出“接待要认真”等要求。

  据悉,这个政务服务大厅在2014年12月试运行了一个月,在这期间,累计接收行政许可事项申报104件,接收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申报、补齐补正材料188件,接待咨询办事人员1600余人次,电话答复咨询900余人次。

   再造流程提速审批

  与以往不同的办事流程,是这个政务服务大厅鲜明的特色。走进大厅,左侧有一个清晰的流程图,到这里办事,需要经过申请、受理、办理和结果告知4个阶段。

  申报人最关心的是,项目多久能审批完成?

  工作人员拿出一份项目材料,上面附有二维码和项目编号。在大厅里的机器上一扫,就显示这个项目当前的进度状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受理之后,发改委就会通过邮件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通知,在网上也能方便地查询。

  确保过程流畅的方式,还包括有效的监督,并承诺了受理时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厅里有专门的处室对过程进行督办,如果超期没有完成,内网上会出现警告。即使不予受理或需要补交材料,申请人也能在网上清晰地看到理由或需补交的具体材料。

  这样顺畅的流程,来自于前期的有效探索。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政务服务大厅筹建工作历经7个月时间,完成了基建施工、事项进驻、制度建设、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等主要工作。此外,还编写了32个办事指南,制订了办事规则和内部工作规则。

   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政务服务大厅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从工作全局出发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要求采取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这个新事物寄予厚望。

  事实上,从简政放权角度理解,政务服务大厅的确在方便政府与企业前来办事的同时,提高了发改委自身的工作效率。而发改委本身,也在不断下放权力,例如2014年11月中旬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就取消、下放了38项核准权限。

  开放倒逼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重要逻辑。掌握重要审批权的发改委,正在通过这个其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政务大厅,以一个打开的窗口,反过来促进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完善。(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