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发言人的微博何以成了聋子的耳朵?

21.04.2014  17:13

  今年2月底,北京百余名新闻发言人集体开通微博。针对官员“如何织围脖”,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专门开办了“新媒体应用培训班”,百余委办局官员、新闻发言人接受培训。尽管接受了专业培训,记者近日盘点发现,90%的新闻发言人不能做到“每日更新”,甚至3名发言人的微博自开通至今一言未发。(4月21日中国网)

  不仅如此,有不少发言人两个月发布的微博数量不超过5条。认证为北京市怀柔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的“攀登在怀柔”,认证为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委副主任调研员的“西游记826”,认证为北京市平谷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的“我家在平谷”,认证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委员、教务处的“学习弘道”等人都只发过一条微博。人们不禁要问:新闻发言人的微博何以变成了聋子的耳朵?

  新闻发言人不好当众人皆知。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的首批75位部委新闻发言人,就是这些被视为“黄埔一期”新闻发言人,到2011年绝大多数都已离开新闻发言人岗位。其中,因“教育买衣论”、“名校生养猪论”备受非议的王旭明,2008年调任语文出版社社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留下了“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两句名言后远走他乡,被调到波兰工作;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调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后,就极少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出来发言。

  新闻发言人的确不好玩,不仅要具备较好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要熟悉新闻传播理论,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甚至,连相貌也要被大众认可。

  新闻发言人最难的,是分寸的把握。每当遇到公共危机,新闻发言人必须冲在最前面,担当对外发布的重任。新闻发布的分寸把握很有学问,把握不好往往里外不是人。说假话要得罪公众,说真话自己的顶头上司那里往往又交不了差。所以,新闻发言人面对镜头挺风光,其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

  话又说回来,新闻发言人也没有坊间说的那么神秘,那么难做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只要具备了相当的理论素养,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闻发言人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勃兴,壮大发展网上主流声音成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这也是提升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需要。然而,在不少官员的潜意识里,新闻报道只能唱赞歌,新闻发言人只能打官腔。曝光负面新闻就是在抹黑党和政府,就不是正能量。须知,宣传舆论弘扬正能量不等于不要舆论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有了负面新闻要敢于担当,变舆论监督的压力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新闻发言人三个月不开张,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某些政府部门的工作没做好,经不起公众质疑,新闻发言人无法面对公众。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新闻自由度空前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新闻发言人的微博理应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新闻发言人要消除对微博的偏见甚至恐惧,彻底摒弃模式化、套路化的僵化思维,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发真实之声、清新之声、诚意之声,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真正赢得公众的支持与谅解。(张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