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存贷比释放银行信贷能力 支持实体经济

26.06.2015  20:02

  图/东方IC

  75%存贷比红线是一把悬在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着银行的放贷规模。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这也意味着,存贷比取消已进入“倒计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界呼吁取消存贷比的声音由来已久,此次草案的通过可谓水到渠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随意放贷,会有新的监管规则将被引入”。因此,这并不意味着银行揽储无压力。分析认为,短期内由此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并不大,取消存贷比也不能替代降准。

  消息发布后,不少投资者昨日一度认为银行股将迎来重大利好,昨日早盘银行板块涨幅接近3%。然而受制于沪指大幅回落等多重因素影响,截至收盘时,银行板块整体跌幅达2.12%。

   释放银行信贷能力 支持实体经济

  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用来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之一。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央行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这也意味着,银行每吸收100元的存款,最多只能贷出去75元。75%的存贷比规定一直被喻为银行业的“红线”,一旦银行在存贷比接近75%的时候,一般都会收紧贷款业务,同时增加存款业务来控制存贷比。

  为何此时监管选择要取消存贷比?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取消存贷比的主要原因是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监管需求了。“银行只有简单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时,存贷比作为反映银行流动性的指标具有监管意义”,曾刚表示随着银行的业务日趋复杂,单纯靠存贷比已经难以衡量,而且存贷比也渐渐被扭曲成为银行心目中的一条“红线”,束缚了银行业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形容取消存贷比为“水到渠成”,并认为在此节点公布已经经过了反复论证,“经济下行周期内,取消存贷比,可以有效减少银行的顾虑,进一步释放银行的信贷能力,从而支持实体经济”。

   释放资金约7万亿?不会“大水漫灌

  取消存贷比的消息一出,即引起包括银行界以及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有不少投资人都认为此消息利好银行股,银行板块也确在昨日早盘时段冲高整体涨幅接近3%,然而受到沪指大幅回落的影响,截至昨日收盘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超过2%,16家上市公司中仅有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飘红。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此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存贷比往往会利好中小银行,对大银行的影响反而有限。“中小银行的存贷比往往比较紧张,取消红线后,可以刺激其增加信贷投放”,不过,刘东亮并不认为取消存贷比能够替代降准。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经过测算,假如取消存贷比,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即可以理解为释放出接近7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对此,曾刚表示这种说法并不靠谱。“不同时点存贷比取消对于释放流动性意义不一样”,曾刚表示,释放信贷规模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实际上现在银行的信贷需求并不足,很多银行离存贷比红线还有空间,短期内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并不大。

  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固收研究员李奇霖也持相同的观点。李奇霖认为,存贷比的取消并不会导致银行信贷出现“大水漫灌”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信贷疲弱源于缺乏有效融资主体,银行风险偏好回落等因素叠加,存贷比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

  曾刚也表示,虽然存贷比即将被取消,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就没有约束,反而是新监管规则将被引入,这其中包括巴塞尔III中关于流动性的新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

   解读

   存贷比取消不等于银行揽储没压力

  存贷比的红线即将取消,是否意味着将来银行揽储没压力,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会进一步走低,反而是借款者借钱更容易呢?昨日,羊城晚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得到的反馈则是,短期内银行的揽储压力并不会显著减小,将来无论是贷款者还是存款者都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此前存款偏离度的事实已经控制了银行在月末和年末‘冲时点’的现象”,一位广东省内的银行人士表示,但是随着股市虹吸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银行近年来揽储的压力仍然是有增无减,“只是相对于以往的月末而变得更加分散和平均”。取消存贷比的红线后,揽储压力是否会减小?该名银行人士表示,相较于同业存款等其他方式,储户的存款仍然是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的揽储压力会一直持续。

  该名人士表示,取消存贷比也并不意味着银行的钱就会越来越好借,取消存贷比后,还会有新的流动性监管措施,“而且会越来越考虑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

  银率金融研究中心的分析师闫杰也表示,取消存贷比会使得未来银行会根据自身某一时段的流动性,结合动态检测目标,相应调整存贷款利率,“银行业千篇一律的利率水平将会被打破,对于储户和贷款用户,都会有更多选择”。

  刘东亮则认为,取消存贷比短期内对于储户和贷款者影响有限,“毕竟草案刚刚通过,落地实施仍然需要时间”。记者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