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江豚搜救行动今天仍将继续

15.02.2017  15:34

  (江西广播网2月15日)连日来,鄱阳湖水域发现一头背上挂着锚钩的受伤江豚,受到各方密切关注。经过昨天一整天的搜救,尽管先后有30多头江豚在水域活动,但受伤江脉始终未被发现。今天,救捕行动还将继续。江西台记者李先、李俊、通讯员胡美丹报道:

  昨天下午5点52分,鄱阳湖余干县康山大堤段,夕阳西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第一天的救捕工作结束了,五艘搜救船收工返回。经过一天紧张的搜救,始终未发現受伤江豚。

 

  协调搜救行动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一下搜救船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接受了采访:

  “下午的时候,我们采取定点的方法,进行观测,我们看大动物是蛮多,有20多头,规律基本是向着湖区这个方向,傍晚的时候又游回来,但是每头动物我们都是用志愿者的长焦镜头拍照,然后辨认没有发现挂钩江豚。

  搜救队表示,由于现场水域比较深,江豚又多,要精准定位受伤江豚难度比较大,但他们不会放弃,会继续搜寻,一旦找到受伤江豚,救助打捞上来并不困难。

  郝玉江博士:“根据志愿者观察,上午7点半左右,看到一次,也只有10分钟左右看到了这个动物,之后就没有看到了,我们会继续观测,我们的渔民船停在这个位置,渔民早上起床以后看到了就采取措施。抓住他的机会比较小,要抓住每一次的机会。

  按照救捕方案,8艘船只在康山大堤东源港水域大约10公里江段随时待命,展开搜救行动,其中五条船备有1400米长的大网。搜救人员还准备了救助垫以及充足的消毒药水、抗生素药品。协调搜救行动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表示,搜索水域由于水位深、鱼类资源丰富,江豚种群丰富,活动频繁。一旦发现受伤江豚,将先救捞到船上治疗。

  “发现了以后我们会用网具下网围起来,再用密眼网把它从水里拖出来,放在担架布上,转移到船上,把鱼钩取下来,伤口清洗、消毒、注射抗生素。操作完了后对动物暂养,让渔民安排一个网箱,需要一个时间。我们就放在运输箱里面,放上30公分水,让它身体基本悬浮在水里,放松。捕捞过程本身对它有应激的,操作要非常小心。暂养网箱观察,可能一天要操作一到两次。

  在昨天搜救开始之前,有目击者在观察到的一群江豚中,发现了背上带着挂钩、备受关注的受伤江豚正在其中。目击者称,这头受伤江豚的眼睛略带混浊,呼吸声有些沉闷,出水速度和频率明显较同伴迟缓,感染了的伤口已经肿起,呈黄白色。目前,身上的三锚钩自行脱落的可能性较小,加之初春细菌感染高发,如不及时处理伤口,将危及江豚生命。

  鄱阳湖保护江豚志愿者协会会长余会功:“大概7点零一点,那个江豚就在我们身边出现,说明它没有跑远。现在它有点腐烂、化脓的感觉。

 

  受伤江豚救助牵动人心,对这头受伤江豚的救捕行动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