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冬汛让新干2300多亩农田受灾 雨停了争分夺秒抢收水稻

23.11.2015  08:36
原标题:雨总算停了 争分夺秒抢收水稻(图)

11月22日下午1时许,天终于放晴,种粮大户周天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请来的5台收割机全部驶向田间,一个下午收割了30亩水稻。

周天根在新干县洋峰办事处(洋峰垦殖场)承包农田,种了160亩晚稻。本来20天前就要收割,可是降雨不止,水稻遭遇水患不能收割,把他急坏了。

收割时碰上持续阴雨天

洋峰办事处有2300多亩农田,赣江支流沂江河在农田中穿行而过。种粮大户周生儿介绍,11月17日下午6时许,开始持续下大雨。18日下午,江水猛涨,漫过江堤,流向农田。周生儿有60亩农田地势较低,全部遭遇水浸,稻田中水深至少达1米。周生儿估算,水稻倒伏面积达40亩。

事实上,洋峰办事处2000多亩水稻都因天气原因不能按时收割,稻田出现倒伏和掉粒现象,造成不小损失。

而周天根22日下午虽抢收了30亩水稻,但此前已有10余亩稻田倒伏。阴雨天气持续20多天,无法收割水稻,这让种粮大户们经受煎熬。

有经验的种田能手说,雨天无法用收割机收割,“稻谷是湿的,稻谷会黏在稻秆上,难以脱落。”而人工收割同样不可行:一是农村大多数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无人可请;二是即使能请来人,但一天至少150元的人工费也难以承受,更不用说一个劳动力一天的收割量也非常有限。

每天天一亮,种粮大户们都瞪大眼睛望着天,期待老天放晴。可是,有时只是消停半天,水稻还未干,小雨或中雨又开始飘飘洒洒,不给人留下抢收的机会。

11月19日上午,出了点太阳,种田大户老曾见缝插针,用3台收割机勉强抢收了20亩。而其他种植户还未反应过来,雨水再度来临。

种植户透露,本来每亩水稻产量在600公斤左右,因天气原因,未及时收割,不少成熟的稻穗掉落在泥土中,每亩至少减产100公斤。另外,遭遇水浸后的泥土松弛,即使雨停后请收割机收割,每亩价格也将从80元提高到100元。

在田间地头,周天根算了一笔账后感慨:目前估计至少损失6万元。如果之后的天气仍不能雨转晴,损失则更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