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受访者称当月流量不清零举措缺乏诚意

07.12.2015  09:47

  自2015年10月1日起,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始推行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方案实施两个月以来,人们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抱怨流量消耗速度比以往更快,手机流量“偷跑”现象屡屡发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05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9%的受访者不满意运营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方案,49.0%的受访者直言当月流量不清零举措缺乏诚意,48.1%的受访者认为流量“偷跑”是智能手机通病,59.3%受访者建议不上网时关闭流量开关。

  49.0%受访者直言当月流量不清零举措缺乏诚意

  调查显示,流量不清零举措自10月推行以来,37.6%的受访者对此感觉满意,41.5%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20.9%的受访者不满意。

  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江雪认为,当月流量不清零举措是一种进步,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相对以前的毫无理由直接清零流量,不清零服务其实是一种进步。在提速降费的背景下,运营商也关注到大众的呼声。在未来数据流量大增的情况下,我觉得未来的流量服务会像香港那样,能够实现低价使用。所以,我相信未来的服务会更好,而这一举措只是第一步而已”。

  如何看待运营商的流量不清零举措?49.0%的受访者认为此举措缺乏诚意, 47.6%的受访者认为其属于运营商的营销手段,38.1%的受访者认为具体实行还有待观察,22.3%的受访者认为切实得到了实惠。

  中国移动用户李海成认为,运营商当月不清零举措明显诚意不足。“流量的季度包、半年包、整年包早就有了,而目前的当月不清零服务,更像是‘包两月’的流量包,而不是真正的流量不清零。就好比我在商店买了一个面包,以前规定一个小时必须吃完,吃不完就会收回,而现在变成了两个小时”。

  对于流量不清零服务,37.5%的受访者最不满意运营商流量计费方式不透明,31.7%的受访者不满意手机流量比以前更容易耗完,30.4%的受访者认为具体措施解释模糊,28.7%的受访者表示当月流量没用完只能顺延一个月。

  李海成前不久遭遇了流量仍被清零的问题。“我认为运营商在具体的服务解释上并不到位。因为运营商宣布会从10月开始不清零,因此我就在10月份修改了流量套餐,但是营业员并没有告诉我如果当月套餐更改流量会清零”。

  中国移动石家庄分公司市场部的邓佳(化名)表示,公众可能对具体方案存在误解。“当月流量不清零并不是剩余流量永远不清零,而是说本月剩余流量可以转存到下月继续使用,但不能再继续转存至第三个月。并且在三种情况下流量次月会清零:一是流量套餐更改;二是优惠活动赠送的流量部分;三是用户办理的加油包或叠加包。”邓佳解释,流量属于移动的营利业务,所以不会每月都不清零。“即便每月的流量都不清零,移动将会根据亏损情况提高流量单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花费的更多”。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2015年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0月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8.8亿G,连续10月实现翻倍增长。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2572.6亿元,比1~9月增速下降6.8个百分点。据此,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当月流量不清零举措和流量使用增加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流量使用增多证明流量不清零服务并没有影响运营商的流量业务经营,而收入减少则是运营商流量价格降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