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见闻录

13.06.2016  19:19

\
长征新村徽派建筑风格的移民新房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全国重大水利工程,也是目前我省在建的最大水利项目,移民安置涉及浮梁县蛟潭、峙滩、兴田、江村、经公桥等5个乡(镇),其中95%的移民安置集中在峙滩镇。
      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难在移民。移民搬迁安置,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峙滩,这个只有10个行政村13800人的山区小镇,成为浯溪口水利枢纽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淹没涉及9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淹没影响人口10852人,共有移民1971户8648人,移民搬迁占该镇总人口的62.7%。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峙滩镇党委、政府擎出了杀手锏——“党建+移民”,牢固树立“围绕移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移民”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库区高高飘扬,凝心聚力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每当夜幕降临,梅湖村党支部书记吴汝林就会赶到虬龙村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苦口婆心劝说移民签订分散后靠安置意愿书。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拼命三郎”竟然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都要去医院做三次透析。
      梅湖村是峙滩镇第二大行政村,移民搬迁安置涉及该村230户1152人。吴汝林的率先垂范,使梅湖村党支部的48名党员紧紧拧成一股绳,他们都旗帜鲜明地亮出党员身份,自告奋勇奋战在迁坟、征地、拆房、开工建房等移民搬迁安置一线。
      一个只有13800人的小镇要完成8648人的移民搬迁安置,这在全国都非常罕见。移民搬迁安置时间紧、任务重、强度高,如何破解难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峙滩镇党委书记刘军介绍说,只要找准了工作抓手,再难的事也能办好。
      2014年启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以来,峙滩镇充分发挥19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党员联户”党建项目,党员干部变“走读”为“住读”,一名党员联系10户水利工程征地户、拆迁户或安置户,全镇455名党员联系帮扶2600余户移民,他们与库区群众同甘共苦,先后为移民解决生产和生活难题5198件,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和移民新村选址、宅基地分配等难题纷纷迎刃而解。
      走进清溪中心村一期移民搬迁安置点,只见车辆来往穿梭不停,一栋栋新建安置房拔地而起,部分房屋主体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外墙粉刷。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清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围绕移民安置工作成立了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回馈、工程建设监督、纠纷调解等小组,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目前,清溪村6个村小组167户移民已有130户开工建房,开工率高达77.8%。
      来到大河里村委会长征新村,则是另一番景象:只见青山脚下,一栋栋徽派建筑鳞次栉比,清一色的两层小楼、白墙灰瓦,马头墙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长征新村是由程家、章家和西源三个村小组移民搬迁新建的移民安置点,仅‘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就花了340多万元,57户移民没掏一分钱。”大河里村党支部书记卢锦昌介绍说。
      半个月前,程菊兰一家人搬进了长征新村的新家,别致的小楼,一应俱全的现代家电,乐得程菊兰一家五口见谁都喜笑颜开。
      “还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移民搬迁让我们住上了崭新的房屋。”程菊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要不是移民搬迁,他们一家五口现在还挤在几十年前的老房子里住。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固的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在“党员联户”的强力推动下,峙滩镇移民搬迁安置进展顺利,目前30个移民安置点和各项专项设施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开工新建移民搬迁房屋1186栋,完成房屋和土地征收95%以上,发放补偿补助资金5.1亿元,完成投资额的89%。
      要让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发展”,不动脑筋可不行!峙滩镇因地制宜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引导移民干事创业、发家致富。
      “我们充分整合了现有的农民技能、就业创业、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等技能培训项目,结合移民群体劳动力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培训,让外出务工的移民至少学会和掌握一到两门务工技能,让留在库区从事农业生产的移民80%以上掌握一到两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峙滩镇镇长吴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镇已对移民开展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不仅如此,峙滩镇还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优势,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把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组织培训技术力量,深入村组开展产业基地建设现场巡回指导,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逐步消除各种技术障碍。
      针对青年知识结构新、接受教育能力强的特点,峙滩镇还加强青年农民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方面综合培训,结合“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努力增强青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他们移民搬迁后能够尽快融入现代安置园区,形成了“党建+移民”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良好局面。
      浯溪口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的生力军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村“两委”干部,他们的动力从何而来?刘军告诉记者,动力源自该镇党委激发了村“两委”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该镇每年筹集3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得好的行政村,改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努力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今年,浮梁县在职干部加薪,峙滩镇不仅给每名村干部涨了每月300元的工资,还给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购买了医疗保险,并将明溪、大河里等4个移民工作推进快的村党支部书记工资纳入镇财政发放,与镇干部同等待遇。这让村“两委”的党员干部工作热情高涨。
      “走尽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8600多人的移民搬迁安置,浸透了峙滩镇455名党员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忘我地奋战在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群众心里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