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的女侠 除了聂隐娘还有哪些?

31.08.2015  17:40

  由侯孝贤执导,演员舒淇、张震主演,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导演奖的电影《刺客聂隐娘》目前正在热映,影片讲述女侠客聂隐娘为了顾全大局,放弃刺杀魏博藩主田季安的故事。据悉,该电影取材自唐代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

  趁着电影的热度,日前作家出版社火速推出裴铏等人《聂隐娘—唐传奇精选》,中国法制出版社也推出了姚尧的《聂隐娘》对原小说古文进行解读。而实际上,中国古文小说中侠女的形象不止有聂隐娘,红拂女、红线女、谢小娥等都是比较经典的女侠形象。昨日,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鲜于煌,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于飞,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些女侠形象。

   最早女侠出现在东汉杂史中 女侠小说形象从唐开始盛行

  据了解,最早有记载的女侠是出自东汉范晔《吴越春秋》之《越女试剑》中的越女:“越王问范蠡手战之术。范蠡答曰:‘臣闻越有处女,国人称之。愿王请问手战之道也。’于是王乃请女。”在越国灭吴国的战斗中,越女果然发挥自己的战斗力。之后,出现女侠的是东晋干宝写的小说《搜神记》,其中有个叫李寄的少女为乡亲斩了吃童女的蛇,成为传奇。

  在采访过程中,两位教授谈及女侠客小说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唐代。王于飞说:“唐代武侠刺客类小说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唐传奇中,主要以男侠客为主,女侠客一般会以配角的形象出现在小说里,之后宋、元、明、清的该类型小说都有对唐代侠客小说的沿用。”而鲜于煌表示,小说中的女侠客唐代数量最多,“武则天登上皇位后,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侠客才得到了迅速发展。

   古代小说中女侠技能和婚恋

   竟然还有跟外国人跨国恋

  在裴铏的《聂隐娘》中,女侠聂隐娘除了“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的隐者功夫外,开脑藏剑的技能也被网友调侃为“开了外挂一般”。而不少女侠除了功夫好,确实还有不少“碉堡”技能:前文提到的越女手战,类似近身格斗术,战场上一个抵十个汉子,如哪吒附体;《红线女》中的女侠红线,则有着如鸟一般的轻功,一夜横飞两座城池七百里路,盗得宝物,免去一场战争。

  “就我所读的小说中,女侠们都是比较‘仙’的人,因此她们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王于飞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尽管女侠的出场方式比较“”,但她们也有接地气的时候:聂隐娘找了个啥都不会,只会磨镜子的少年当老公;唐杜光庭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的女侠红拂女,则因为眼光过人,投靠了个有才老公,帮李世明建业;清朝《清稗类钞》的遗文旧事中记载的女侠邓剑娥则因近身格斗术征服了波兰军官的心。唯独一人高高在上,是明末凌濛所著《初刻拍案惊奇》中为父报仇后的谢小娥,虽求婚者多,但她还是选择了遁入空门。

   古代戏曲中说侠女的题材也不少

   梅兰芳曾排《红线盗盒

  实际上,女侠题材曾多次被改编成京剧:京剧泰斗梅兰芳于1981年排了由《红线传》改编的戏剧《红线盗盒》;程砚秋随后也排了《红拂传》、《聂隐娘》。谈及《聂隐娘》被拍成电影,鲜于煌说:“将古代女侠小说拍成电影的,侯孝贤应该是第一个。

  被问及小说中的女侠们通常都哪些性格特征时,两位教授都表示女侠们一定都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行侠仗义”等个性特征。鲜于煌还补充到说:“纯粹会因为看不惯,或者帮朋友一个忙,这种义气的理由帮助别人,甚至是为了朋友,献出性命。这也大概是聂隐娘这一角色吸引人的地方。”(重庆晚报记者 钟洲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