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南洋与钦杭成矿带研究成果突出

21.04.2015  11:14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张志勇 通讯员余方金)在第4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从省地矿局获悉,由该局原总工程师、81岁高龄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李四光科学奖获得者杨明桂领衔,历时9年完成的《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研编,通过对古华南洋与钦杭成矿带进行重点调查与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古华南洋的位置,一直是我国地质界长期关注的地质课题。研究发现,我省地质工作者从推覆体下,找到了消亡的古华南洋。中新元古代(约10亿至8亿年前)华南洋在广西钦州湾至浙江杭州湾一带,为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带,定名为钦杭结合带,并以此形成了重要的钦杭成矿带。该成矿带斜贯华南大陆,呈反S状弧形,以铜多金属矿为特色。但因古华南洋年代久远,被后期地层覆盖,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当时未能查明洋盆的具体位置。

  此后,我省地质工作者在古华南洋厘定的基础上,重构了华南大地构造与成矿格局,发现钦杭成矿带是华南最重要的成矿带。2009年,中国地调局将钦杭成矿带正式列为全国19个重要成矿区带进行找矿部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突破,其中赣中、湘中近年新发现的大矿,就有钨、锑、锡、钽等6处世界级矿床。整个钦杭成矿带,至今已在江西中部等地发现超大型金属矿床20多处。世界级、超大型金属矿床如此密集成带分布,在全国也少见,印证了古大洋背景成大矿的理论。同时,该成矿带是江西和华南重要的非金属成矿带和含煤带,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