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古城羊官堡仅剩25户人家 荒芜衰败杂草丛生

08.08.2014  14:29

核心提示: 离瓦房店市仙浴湾镇西南方面2.5公里,就是丁家村羊官堡屯。这个位于渤海湾东岸的小小屯落,目前只有25户人家,60多人,依靠少量的田地和果树过着安静的生活。                    

城中废弃的房屋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 王曙光 刘福国 ,原标题为:《 隋朝古城羊官堡仅剩25户人家 荒芜衰败杂草丛生 》。

离瓦房店市仙浴湾镇西南方面2.5公里,就是丁家村羊官堡屯。这个位于渤海湾东岸的小小屯落,目前只有25户人家,60多人,依靠少量的田地和果树过着安静的生活。

1400年前的城堡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在1400年前就是一座城堡。据《明史》、《盛京通志》和《复县志略》中记载,古城城墙为石块垒砌,南北长260米,东北长160米,城内面积41600平方米。从古时的记载,以及羊官堡居民祖辈的描述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古城原来的面貌:古城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上的石匾刻着“羊官堡”三个字;南门上的石匾刻着“镇夷”二字。城墙高有15米,四角有炮台,东墙有一座古塔。北门西侧设有一座水牢;东侧有一座真武庙,庙西侧还有一株古老的金丝槐。古城外东西南三个方向各筑烽火台一座。城东南处,曾出土石柱、浮雕花纹砖、布纹板瓦和筒瓦,证明古城当时已有相当的规模。

据史料考证,古城是隋朝时期建筑。据调查,在古城东城墙上曾镶有一块石匾,上书“尉迟敬德监工重修”的字样。通过考古和有关文字记载,认定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并记有镇海将军周玉吉曾驻守此城。“天命六年(1621)十月,后金奴尔哈赤八旗兵攻入复州城,遂克栾固堡、杨(羊)官堡、五十寨堡、归化堡(城子疃),明军大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某部官兵一直在此驻守,直到1990年。历史上这里还有多少驻军现在已经无考,但作为一个海防重地,羊官堡曾经的繁荣景象我们可以想象。

如今的古石城

如今,金戈铁马已退,喧嚣繁华已歇,羊官堡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半壁石城衔落日,不堪文立海风寒”,如今的羊官堡古城,南北拱门已经塌落,石匾丢失,古塔、庙宇被拆,四周城墙残缺不全。原来15米高的城墙,现在只残余6米到8米,宽3.4米到4米,保留最完整的东城墙,有的部分也塌落了。不过,尽管已是残墙断壁,羊官堡仍然是辽南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古石城。

记者在北门外一片杂草丛中,找到一块倒卧的石碑,上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羊官堡石城”,大连市人民政府1985年7月将羊官堡石城列为大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30年时间过去了,羊官堡还是一如既往的荒芜衰败,杂草丛生。城里能够记事的老人越来越少,如今只剩下两三个80岁左右的老人,对这个古城还有些许记忆。

77岁的王家春告诉记者,直到“文革”之前,城里的真武庙和古塔还完整的保存着,城墙也相对完好。“它原先临海,四周有护城河,河上有吊桥,俺小时候还在城外的海滩里抓过鱼,可现在那里都变成了庄稼地了。”每到农历三月三,真武庙庙会人声鼎沸,逢年过节,人们也来这里送灯,香火不断。庙里四周墙壁全是精美的壁画,回声空旷,令人肃然。城里除了真武庙,还有城隍庙、关公庙、山神庙,城外不远还有个观音庙。1966年秋季,一帮红卫兵闯了进来,将真武庙等“四旧”全部打砸毁掉。庙西那棵四个人都环抱不了的金丝槐,也在村民一次送灯活动中烧毁。后来村里来了一帮知青,因为无处居住,村里将城墙上的石块扒下来,盖了六七个青年点儿。“想起来就心疼啊,现在塔和庙就剩了个地基,城墙上的石匾全都不见了。‘文革’时在城南脚下还发现了一把宝剑,后来也不知去向了。

令人惊奇的是,北城门里那棵被烧毁的百年老树金丝槐,数年后又顽强地从城墙中伸出一枝来,重新成为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它顽强地宣示着古石城羊官堡的存在,让人们对这里投以更多关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