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古文“守艺人”肖秋林:情系古文唱春秋

25.03.2016  12:30

  肖秋林在家里教徒弟练习基本功。

  在于都县,古文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而说起于都古文,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肖秋林。

  肖秋林今年67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都古文”传承人。3月20日,记者来到肖秋林位于于都县城龙脑的家中采访,其时,他正在教徒弟演唱于都古文。

  13岁小学毕业后,肖秋林开始拜师学艺,在戏文班里学唱戏、吹唢呐、拉二胡、弹三弦、吹笛子。肖秋林天赋高,很快,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十六七岁时,由于很多民间文艺表演被禁止,他就跟姑父去了安徽弹棉被。期间,他还偶遇表演布袋木偶戏的民间艺人,学会了布袋木偶戏。上世纪70年代末,肖秋林返回家乡,穿梭于各乡镇,为村民表演布袋木偶戏。

  肖秋林说:“布袋木偶戏中皇帝、文官出场,讲的是普通话,文绉绉的,乡亲们听不懂章句。熟悉后,乡亲们告诉我,木偶戏看是好看,但没有唱古文好听,你不如改唱古文吧。”于是,他到处打听,终于打听到段屋乡的盲人艺人段长发的古文唱得好。32岁那年,肖秋林寻到段屋乡去拜段长发为师。

  刚开始,段长发不太愿意,因为古文是盲人讨生计的手艺,一般都是盲人传盲人。后来,段长发看肖秋林确实有诚心,且具有深厚的曲艺功底,便答应了他。

  段长发不仅将古文弹唱技艺传授给肖秋林,还告诉了他“行业机密”:盲人自己不能识字,要请别人讲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改编成古文。而肖秋林能识字,建议他可把读来的故事编成古文。

  肖秋林受到启发后,找来一堆采茶戏本子,将它们改编成古文。俗话说,“秀才学医如泥脱坯。”肖秋林很快就“上路”了,不仅掌握了百余个古文本子,还对唱古文的配乐进行了改编:以往的配乐是音调单一的拍渔鼓筒,他增加了音律更丰富的三弦以及更能表现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二胡。这个改编,得到所有听众的认可。

  “于都古文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四句一押韵,朗朗上口,老表每一句都听得懂。唱古文时,整个厅堂都挤满了人,全场肃静,只听得到我一个人的声音。有时唱到天亮,有的本子像《罗帕记》要唱好几天。”肖秋林笑着回忆起当时古文受欢迎的盛况。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形式更多了,于都古文沉寂下来,年轻人也不想听,更没人学。可肖秋林耐得住寂寞,一直坚持游走四方唱古文,有时还到公园、社区去义务表演。

  肖秋林说,如今,于都县会唱古文的人不多,而且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于都古文面临失传的境地。值得庆幸的是,2015年,于都古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他开始带徒弟授艺。肖秋林说,于都县文化馆正在装修工作室,完工后,他就可以到那里去上课。“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为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空间,我愿为于都古文的传承献上绵薄之力。”(钟小明 记者杨院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