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斤:“负面考核”机制不是那么美

09.12.2014  12:22

  湖南省新宁县一批新提拔的干部近日陆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但在这次县委管理干部调整中,有20名干部因“负面考核”不合格暂缓提拔。(12月9日人民日报)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既是组织人事工作,也是一种刺激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手段,通过选好人才、用好人才,让能者上、庸者下,形成人人争先进位、勇于担当的正面导向。但是长期以来,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错误做法,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做法在各地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既不利于领导干部科学执政,尽职履责,也不利于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

  面对长期存在的问题,湖南省新宁县推出了“负面考核”制度,试图改变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倒逼干部树立底线意识。并且在最近县委管理干部调整中,有20名干部因“负面考核”不合格暂缓提拔。初看上去,通过“负面考核”的能够让重视其分管或者负责的工作,在确保“不出问题”的基础上“做出成绩”。但是新宁县的“四个不得提拔重用”却不是那么科学合理。

  “乡镇在全县绩效文明考核中排名倒数第一,党政“一把手”不得提拔重用”,“乡镇安全生产等七项“底线工作”,在上年度排名全县倒数第一,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干部均不得提拔重用”。各个乡镇条件有所不同,有的基础很差,想要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在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的乡镇的领导干部无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些问题,难道他们要“自认倒霉”吗?“分管的其他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县排名倒数第一,该分管领导不得提拔重用;因分管或负责的工作被上级主管部门问责的,不得提拔重用。”虽然这两条措施都相当于“紧箍咒”,能够督促领导干部尽职履责,但是很多时候有的事情非人力所能为之,难道要领导干部整天祈祷“不出事”吗?

  “负面考核”制度确实能够让干部有忧患意识,并促使干部不得不干事。但是,无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有多么强,无论干的多么认真,总会有客观条件存在并影响结果。无论各个乡镇进步有多大,但始终都有最后一名,如果经过特别努力,依然是最后一名,工作上付出了很多,到头来却还要受到惩罚,是否又太不近人情呢?“负面考核”看上去很美,但是说白了,依然是数字的考核,这样的考核机制到底可不科学,还需要审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