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只落难东方白鹳从天津坐车到江西鄱阳湖归队

18.12.2014  09:36

  12月17日,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万鸟翔集,监测人员正密切关注前一天放飞的两只东方白鹳的动向。今年以来,先后有4只落难的东方白鹳千里迢迢从天津坐车而来,在南矶湿地保护区放飞。

   坐了两天车 鄱阳湖放飞

  12月16日,南矶湿地保护区,一辆汽车运来几个木箱,打开后,两只东方白鹳的身影出现在大家眼前。但东方白鹳并没有立即飞走,似乎还有些不适应。

  天津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工作人员刘洋承担此次珍禽的护送任务。他告诉记者,东方白鹳坐了两天车,可能出现晕车等不适症状,在野外还有一个适应过程。

  这两只东方白鹳是天津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今年上半年在野外发现的。“当时它们还是幼鸟,从栖息的高压电塔摔下地后,无法飞回鸟巢,而幼鸟的父母已经跟着大部队迁徙到了南方。”刘洋说,天津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收留了它们。经过精心治疗喂养,它们已经达到了壮年的水平,具备了野外飞行的能力。

  经过短暂的调整适应,两只东方白鹳张开翅膀,向湖中心的湿地飞去。刘洋说,天津是候鸟的中转站,南迁时都会在那里短暂停留,最终迁往鄱阳湖。“如果将这些珍禽在北方放归,它们有可能不会随大部队一起迁徙,因此决定将它们直接送到鄱阳湖放飞。

  当天,随同这两只东方白鹳放归的还有3只天鹅、3只斑嘴鸭、3只猕猴和3只猛禽。这是天津和我省两地野生部门从野生动物贩子手中截获的,分别在鄱阳湖和官山自然保护区放归。

   中途掉了队 幸被人救助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总数仅有3000只左右,有“鸟类大熊猫”之称。南矶湿地保护区处于东亚至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线路之中,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该保护区每年都有1700至1800只东方白鹳越冬栖息。

  最近几年来,刘洋在天津共救助野生鸟类约5000只,其中不乏白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

  据介绍,去年11月中旬,两只候鸟闯进了天津一养鱼塘,市民见它们体弱飞不动,其中一只脚上还有伤,便将其收留。半个多月后,这两只落难的东方白鹳又被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收留了,具备放飞条件后,工作人员却发现天津的候鸟群已经迁徙。

  “冬季候鸟迁徙之路需要鸟群集体互助才能实现,水草丰美、鱼虾成群的鄱阳湖湿地才是东方白鹳的家。”刘洋告诉记者,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两只鸟没有足够的体力和动力完成迁徙,所以必须为鸟儿找到迁徙队伍。今年1月下旬,天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向鄱阳湖保护区求助,并选择了南矶湿地保护区作为东方白鹳的放飞地。

  据介绍,在放飞之前,两地工作人员给东方白鹳和小天鹅戴上了颈环和脚环,以便找到鸟类迁徙规律和生存状况。卫星定位仪重量只有50克,可依靠太阳能自行充电,能记录鸟儿飞行的高度、经纬度等信息,进而监测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状况。两年后卫星定位仪会自动脱落,不会束缚它们一生。(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