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揭秘李白身世:曾因杀人住两年寺庙

21.01.2014  02:16

台湾作家张大春最新长篇《大唐李白》大陆出版,与读者一起穿越盛唐:

日前,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新长篇《大唐李白·少年游》由理想国隆重推出,并在北京举行首发式。这部小说是张大春继《城邦暴力团》之后的又一巨作,更是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

李白,改变了唐诗,却错过了时代;而整个大唐,又如何错过了他?一个号称盛世,却以虚荣“摧残”着诗的时代,诗人何为?作家张大春融历史、传记、小说、诗论于一体的浩瀚大作回答了千年追问。

大唐诗歌:

改变命运的手段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张大春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以及大唐盛世兴衰的作品。首部《少年游》通过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为读者解开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勾勒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作者在小说和历史之间捭阖出入,不仅以诗句推理出当时文人笔下心绪由来的内外世界,甚至大胆替李白“代笔”,对其诗作进行续补、改写。虚实难辨,却精彩叫绝。

张大春表示,“大唐,文治武功的极盛之世,一个以无比的自信和激昂风采拥抱世界的时代。原本最自由的诗,却被赋予格律的法度,成为改变命运的手段。

飘然不群的李白,心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理想,却为何没有科考资格,甚至隐瞒出身外出飘荡,注定与整个繁华世道错身而过?既然无从追随时代的格律,写诗随意的他,又如何作出无人匹敌的诗句以达天听,成就“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斟酒”的荣光?日后名满天下的他,何以还是迷失了最初的自我?

盛世背后、盛名之下,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由的重负。后人所景仰、企羡而追之不及的仙,不过是为俗世生涯所排挤在外的人;当现实的人生展开之际,诗句中的仙境,便也随着时代的种种限制,一点一滴地凋零了。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