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瑶合肥排水管道首次用机器人做检查 安全高效
工作人员正手持机器人,准备放下井检测
晨报讯 地下排水管道承担着排放雨污水的重任,因为深埋地下,即便“生病”了也很难被发现。10月14日晚,合肥市排水办在阜南路上首次采用“机器人”对排水管网做“胃镜”。合肥市将2016年底之前,完成市本级1300公里长的排水管全面体检。
排水管首次用机器人做“胃镜”
10月14日22时,合肥市阜南路上穿着反光背心的排水工人打开一座座排水井盖,对排水管网安全运行进行检测。与以往的检测不同,这次不需要大家亲自潜入排水管,代劳的是一个小机器人,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机器人检测系统是由主控器、操纵线缆架、带摄像镜头的“机器人”爬行器三部分组成,操作员通过主控器控制“爬行器”在管道内前进速度和方向。
检测前期,要预先对管道封堵、降水、清淤。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爬行器”就能进入管道开始工作了。为管道进行体检的设备就像一个玩具汽车,车头上装有探头,能够清晰地看到管道内部的情况。
通过主控器电脑,检测人员还可以调整拍摄的高度、照明、焦距和速度,甚至可以360度旋转,拍摄不同方位的管道内壁图片。这就像在给排水管做“胃镜”一样。如果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汇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取代人工下潜 又快又安全
10月15日下午,合肥市排水办管网科负责人董建民介绍,合肥市以往检查地下排水管,基本上是人工操作,而且主要的目的还是以清淤为主。这就需要先把大量空气通过通风设备输送到地下管网中,清除里面的有害气体,然后检查人员下到管道里检查。
“这种检查方式只适合大型的管道,如果是小型管道就行不通了。另外排水管网内情况比较复杂,对工人的人身安全也有一定影响。”董建民表示,采用了机器人之后,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做好安全工作,合肥市排水办提前制定了详实的排水管网检测实施方案。在检测现场摆放警示标识,操作人员统一身穿反光背心。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检测时间都安排在了夜间。
市本级排水管网2016年底前体检完
董建民透露,目前合肥市排水办主管的市本级排水管道大约有1300公里长,而其他县(市)行政区和开发区在内的排水管线总长则有6000公里。这么大的体量要想全面体检,并非易事。
为此,合肥市排水办决定先对市本级排水管进行摸排。全部检测工作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从即日起到今年底,完成环城路(含)以内管网、部分运行异常及存在安全隐患(含燃气等其它异管穿越)排水管网检测工作(约100公里)。
第二期2015年1月至12月,要完成二环路以内(含)排水管网检测工作(约500公里)。第三期2016年1月至12月,完成位于二环路以外排水管网检测工作(约619公里)。
董建民介绍等到市本级的排水管排查结束之后,其他县区也将在吸取这次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辖区的排水管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