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两级法院:让群众感受有温度的司法

27.05.2014  18:46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27日电(记者赖星 通讯员张慧斌)“司法不是割裂的独立小岛,法院要融入社会经济大局,做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推进者和服务保障者。”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吕清泉表示。近年来,吉安市两级法院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司法建议,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延伸职能,心贴心上门为民办事,让群众感知到司法的温情。

     融入社会经济大局,实打实地提供服务

    为了提供实打实的服务,融入吉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吉安市中院出台了《为贯彻落实全市深化改革“1+13”文件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工作意见》,17条深化改革服务发展意见,涉及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吉安市中院勇于亮剑、敢于担当的精神,吉安市市长胡世忠对此点赞:“积极主动服务大局。

    抓住吉安市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契机,吉安市中院又开启一条涉旅游发展案件立案绿色通道,实现快审、快立、快执;井冈山市法院、安福法院、吉安市青原区等法院纷纷成立茨坪、武功山、东固等景区巡回法庭,采取“110”联动出警方式受理案件。

    吉安市中院还围绕把吉安市建设成为“江西的台商聚集地”的目标,制定规范审理涉台案件指导意见,为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提供司法支持。”随后,江西首个涉台审判管理办公室成立,并辅之以一系列的举措,如开辟一条“马上就办”涉台审判绿色通道、在市台办设立一处涉台审判工作联络点等。

      司法建议四两拨千斤 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用责任填补制度漏洞,开良方规制社会秩序,把好脉规范行业运行”,针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吉安市中院利用司法建议开出问诊表,内容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畜牧检疫、未成年违法犯罪预防、信用卡规范等社会各方面。

    小小的司法建议发挥出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司法建议要摆脱‘看上去很美’,却没实际效果的尴尬境地,要善于从个案和类案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建议”。吕清泉一语道出了司法建议应有的高度和内涵。

    为了让法院司法建议“受人待见”,吉安两级法院通过个案研究、类案归纳、总结梳理等措施找准个案症结、类案规律,让司法建议真正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填补制度漏洞,不断传播司法“好声音”。

    去年5月,吉安市中院在审理泰和县民政局原优抚股股长李文明贪污公款200余万元一案时,发现优抚金发放存在制度漏洞,向泰和县民政局发出了一份具体的司法建议。随后,泰和县民政局会同财政局对涉及民政资金发放业务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联合泰和县财政局、泰和县农村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泰和县优抚资金发放管理办法》,将吉安市中院司法建议中的内容吸纳了进去。

      司法根基在群众,心贴心上门办事

    “在冷面执法的背后要保持一颗温暖的为民之心,让群众感知到司法的温情。”吕清泉说:“要为企业发展服务,也要主动延伸职能,为老百姓服务,司法的根基在群众。

    心贴心上门为群众办事,井冈山法院星火志愿者服务队用自己的“微力量”帮助困难家庭实现了“微心愿”;永丰县法院24名青年法官下乡进村“上班”,兼职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法官成了村里人;泰和法构建“半小时诉讼服务圈”,以法官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为基础,选派37名驻村法官,选聘600名司法协理员,服务不同群体……

    一系列贴心暖民的服务民生的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点赞”认可,继去年四季度在江西省政法委组织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吉安市法院取得了群众满意率第一的好成绩后,今年第一季度,吉安市法院获得全省第二的成绩,在全省法院群众满意率排前十名的法院中,前四名都属吉安市法院系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