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省级科技协同创新体组建工作初显成效获批数量列全省第二

06.06.2016  21:18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从2013年起省科技厅、财政厅采取“溢价返还”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扶持组建省级科技协同创新体。吉安市从当年开始,即按市场机制运行原则,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本行业内上中下游关联企业和研发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目标项目为载体,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为目的,申报并获批组建了6个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股份制协同创新实体,获批数量居全省设区市第二位。它们分别是华柏节能照明协同创新体、井圣塑料光纤协同创新体、仪能新能源微电网协同创新体、太极超微细碳酸钙新材料协同创新体、普正植物科技协同创新体和松源香料协同创新体,主要分布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等产业领域,争取贷款贴息资金1750万元,溢价返还借款2000万元。

据统计,吉安市获批组建6个省级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基础设施、项目研发、团队建设、合作研发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其中研发大楼、项目资金、仪器设备基本到位,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其中2013年获批的3个协同创新体已落实研发土地5.462万平方米,落实研发大楼1.96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0.6万元,落实研发投入1345万元,购进20万元以上的研发设备44台(套);组建研发团队3个,到位研发人员53人;已解决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问题5项。

    吉安市领导高位推动,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开展政策督查,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外出考察,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项目进展督导,建立监事队伍等措施,促进了科技协同创新体组建工作的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