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吉州区樟山镇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

28.11.2014  14:08

  “小马拉大车”,是乡镇一级共同的“成长烦恼”。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就是要改革创新,让“小马”变大,与“”相匹配。

  吉州区樟山镇,全市24个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一项项扶持政策的出台,一条条管理权限的下放……“扩权”赋予了樟山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开展试点工作一年来,该镇紧紧围绕“镇区人口2万人、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财政收入2个亿”的“三个二”建设目标,按市、区整体部署,及时承接,主动跟进,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

   建管能力有效提升,由“”向“”步伐加快

  樟山镇,地处市中心城区城北片区,吉泰走廊十个优先发展的重点乡镇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意味着特殊的发展使命。

  按照中心城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樟山镇精品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这一年,樟山大手笔投入,制定完善了28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金樟线新农村示范带规划、全域自然村规划、传统古村落古塔古祠保护规划等,全面提升整个镇区建设水平,为金樟组团的发展、中心城区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樟山提速加码,镇区面积拓展了3平方公里。在朱北大道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加快修建翠屏路、金江路、翡翠路、田园路等道路,同步推进水、气、电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力争年底建成“两纵四横”的新区路网,实现金樟线主道改造竣工通车,为即将推开的金樟组团樟山区域的快速发展构建快速通道,拓展形成对接中心城区的总体框架。

  这一年,樟山镇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进一步探索、完善了执法管理机制,“看得见管不了、管得着看不见”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执法程序更专业,执法力度更直接,刹住了乱搭乱建之风,管住了镇区的“脏乱差”。同时,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市政管护推向市场,服务更专业,还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升了管理效果。

  宽阔笔直的沥青大道、彰显生态魅力的郊野公园……今天的樟山,正华丽变身。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是中心城区北拓的主要战略空间。

   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富民强镇双向进发

  扩权强镇,“扩权”只是手段,“强镇”才是目的。

  樟山镇结合自身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大力度培育产业、发展产业,努力打造经济强镇。

  一方面,依托吉州区工业园这个“邻居”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品悦集团、中立科技等一批电子信息高端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按照“立足吉州区、放眼吉泰走廊、辐射全市”的思路,努力打造“四位一体”商业综合体,探索建设集吉泰走廊产品直营市场、来料加工订单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电子商务市场为一体的近2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不仅为企业孵化和发展壮大提供多种服务,还为当地农民就业创业创造机会和平台。

  赤塘村村民肖小梨就通过来料加工订单中心,与园区企业光协电子实现对接,在家发展起了加工点,不仅自己一年可收入10多万元,还为村里20多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生态资源,建立现代农业开发片区,围绕肉牛、井冈蜜柚、蔬菜、花卉苗木等种养产业,培育了全市肉牛养殖龙头企业承骏肉牛养殖场、曲沙菌菇等1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发展了桥文线和桐江线两条井冈蜜柚示范带。同时,坚持旅游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开发了以文石古村、古塔、古祠和大江边3000亩蔬菜基地为典型的旅游项目,既增强了樟山发展的内生动力,又为广大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渠道。如今,大江边村村民除了每年能收到土地承包款,还能在自家田里就业呢。

  坚持走产业富民强镇的路子,樟山镇迈出了“双向进发”的新步伐。

   民生服务日益完善,改革红利幸福外溢

  梁兰庭,是尧塘巷口村的低保户,患病多年,体质虚弱。及时报销医疗费,是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往办理报销手续,都要在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新农合和民政两个窗口来回跑3次以上,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如今,服务中心实现“一口式”受理,梁兰庭随便找一个窗口就能轻松办完所有手续了,“更加省心省力了!

  “一站式”服务变成“一口式”受理服务。以“扩权”改革政府服务方式,提高乡镇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更加便民的行政管理模式,樟山镇的百姓幸福地享到了这样的改革红利。

  不仅如此,一个个加快推进的民生项目,正将这种幸福日益外溢。

  突出樟山本土文化底蕴的金牛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樟山镇卫生院,正按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提升;公办民营的樟山镇中心幼儿园,可让400多个孩子享受城区标准的教育;樟山镇中小学正改造提升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且镇区其余8所中小学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与建设,办学条件不比城区差;樟山镇敬老院经过改造提升,已成为吉州区唯一一所三星级敬老院;还有崭新的商业步行街、美丽的郊野公园……“大马拉车”蹄疾行。一个个项目的加快推进,正昭示着樟山令人喜悦和期待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