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农业生产‘机增人减’出现新气象

19.05.2015  13:03

 

                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吉水县农民购机种粮的热情高涨,纷纷购置农业机械从事粮食生产。各种农业机械象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进入农村千家万户。由于‘机增人减’  ,农机种田,在农忙季节,,田野里处处是“耕田用铁牛,插秧不弯腰,割禾用袋装,开沟不用锹,治虫不背包,抽水抗旱只用油和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景象。过去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泥做伴。农民扬鞭催牛、手扶犁耙、弯腰勾背手插秧、挥汗握镰把禾割、”落后的吃苦耐劳型的生产方式,已经向省时、省力、讲技术、讲效益方向转变,传统的耕牛,犁耙,人力等由农业机械代替。农业机械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减少了,‘机增人减’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劳动力。如今,农忙生产季节,在吉水县广阔的田野上,回荡着机器的轰隆声。到处是一台台拖拉机在田里穿梭,翻耕的泥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往,摇臂不停的摆动,秧爪像蜻蜒点水一样,把秧苗稳步地插入水田中。一台台机动打谷机的滚筒飞转,金黄色的稻谷击落,装进袋里。一台台收割机在稻浪里纵横驰骋,金灿灿的稻谷颗粒归仓;一辆辆农用车在机耕道上奔跑,不停地将沉甸甸的稻谷装运到晒场上;到处是  农机生产的场面,为农村田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枫江农民罗景辉高兴的说,我种了近300亩田,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具。现在种田实现了机械化,速度快、质量好。如果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采用机器,也种不了300亩田。

                据吉水县农机局负责同志介绍,到2014年底,全县农机达34万千瓦,各种农机达6万台套,其中收割机2500多台,机动打谷机3万多台,拖拉机、耕整机、驱动耙、旋耕机,柴油机,水泵等3万多台套,插秧机180多台,由于‘机增人减’  进行农业生产,出现了农民用一个月时间过年,一个月时间种田,十个月时间赚钱的新气象。

                据吉水县农机局负责同志介绍,到2014年底,全县农机达34万千瓦,各种农机达6万台套,其中收割机2500多台,机动打谷机3万多台,拖拉机、耕整机、驱动耙、旋耕机,柴油机,水泵等3万多台套,插秧机180多台,由于‘机增人减’  进行农业生产,出现了农民用一个月时间过年,一个月时间种田,十个月时间赚钱的新气象。

 

 

 

 

 

 

 

 

 

 

 

 

http://amic.jxadri.gi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