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18.11.2014  13:36

  吉水县白水镇是吉安市最早栽植井冈蜜柚的乡镇。近日,该镇下东营村村民个个洋溢着丰收喜悦,据村干部介绍,该村载种井冈蜜柚1000多亩,亩产8000斤左右,每亩纯收入1.7万元以上。这是该村通过土地“转让、互换、抵资入股”等方式,实行联户规模生产经营的硕果。而这“硕果”的获得,离不开该县政协委员的持续建言和关注。

  近年来,吉水县政协委员非常关注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为搞活农村经济为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曾多次建言,相继提出《关于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启动土地流转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等提案,并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推动土地适应规模经营,“转”出农村发展新天地》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致使该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规范有序加速态势。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1.36万亩,农户之间、村组之间流转5.93万亩,出租给龙头企业5.43万亩,其中500亩以上大户流转1.9万亩,100-500亩流转5.4万亩;流转给种粮大户继续进行粮食生产的有7万余亩;流转给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企、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种植蔬菜、葡萄、西瓜、井冈蜜柚、苗木花卉和中药材等高效农作物有4万余亩。

  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县不断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以土地、林地入股,参与日常管理和产业经营收益。如在发展井冈蜜柚产业中,鼓励农户以土地、林地作为原始股份,流转给大公司建产业基地,在挂果前公司给予农户每年每亩50元租金,并支付果树的日常管理费用,挂果后,根据产量多少采取三七分成,不管市场销售价格如何,公司给予农户最低1.5元/斤的保底价收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53元,既激发农户参与流转规模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又让农户降低了风险、吃下定心丸。

  与此同时,该县还打好农业产业特色牌,依托产业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土地流转。通过资金打捆使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部门帮建等激励措施,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自己的产业基地,形成“基地+工厂”的产业组织形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已开工建设了的金柚果品——全市第一家蜜柚加工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和农户土地流转的长期收益。该公司建成后将形成年10万吨的井冈蜜柚精深加工能力,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利税5000万元以上,还将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上万余农户发家致富。该县粮食、花卉苗木、蔬菜等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以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对流转土地在一定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选派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实行“一帮一”的技术服务或科技承包;对重点扶助培植的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等继续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奖补,促进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的快速流转。另外,全县还利用农业品牌建设带动土地流转。目前吉水县已有国家认定的各类农产品品牌29个,其中绿色食品品牌24个,无公害产品5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及原产地认证6个。充分利用这些含金量高的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高的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如引进了百威啤酒、正邦集团、金田麦食品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了金田粮油、八都板鸭、萧翔农业、兴华香料等一批种养型、加工型企业。 (李三洪欧阳琳)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